“高林空望白云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林空望白云開”全詩
上苑自將馳道隔,高林空望白云開。
薦肴已去紗籠冪,賜醞新從蟻甕來。
天氣正清風景好,重門雖禁不辭杯。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丁學士陪諸公城東飲》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依韻和丁學士陪諸公城東飲》
黃花秋草滿荒臺,
聯馬鳴珂未欲回。
上苑自將馳道隔,
高林空望白云開。
薦肴已去紗籠冪,
賜醞新從蟻甕來。
天氣正清風景好,
重門雖禁不辭杯。
中文譯文:
黃花和秋草遍布在荒涼的臺地上,
聯結的馬嘶鳴,卻還未打算回去。
上苑使得馳道無法通行,
高林中空望著白云的撥開。
佳肴已被清理,紗籠蓋起來了,
新的酒從蟻甕中奉上。
天氣晴朗,風景宜人,
盡管重門禁止,卻不拒絕舉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宴會的場景,與丁學士一起陪同諸公在城東飲宴。詩人梅堯臣通過描寫景物和細節,展示了宴會的氛圍和自己的心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荒涼臺地上黃花和秋草的景象,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更迭。馬嘶鳴珂,意味著宴會的結束。然而,宴會尚未結束,諸公還未愿意離去。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上苑的馳道被隔絕,高林中卻能望到白云散開的景象。這一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宴會場地的感慨,上苑成為了馳道的阻隔,但高林卻能俯瞰開闊的天空,暗示詩人對自由和遠方的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宴會的細節。佳肴已經被清理,紗籠蓋上了,表示宴會已經結束。然而,新的酒卻從蟻甕中奉上,顯示出主人的慷慨和熱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天氣的稱贊,雖然重門禁止,但他并不拒絕舉杯,展示了他的豪情和豁達。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場景和細節,抒發了詩人對自由、遠方和豪情的向往,以及他對宴會氛圍和友情的贊美。
“高林空望白云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dīng xué shì péi zhū gōng chéng dōng yǐn
依韻和丁學士陪諸公城東飲
huáng huā qiū cǎo mǎn huāng tái, lián mǎ míng kē wèi yù huí.
黃花秋草滿荒臺,聯馬鳴珂未欲回。
shàng yuàn zì jiāng chí dào gé, gāo lín kōng wàng bái yún kāi.
上苑自將馳道隔,高林空望白云開。
jiàn yáo yǐ qù shā lóng mì, cì yùn xīn cóng yǐ wèng lái.
薦肴已去紗籠冪,賜醞新從蟻甕來。
tiān qì zhèng qīng fēng jǐng hǎo, zhòng mén suī jìn bù cí bēi.
天氣正清風景好,重門雖禁不辭杯。
“高林空望白云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