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甘自居窮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朝甘自居窮巷”全詩
梨花半殘意思少,客子漸老尋游非。
戢戢車徒九門盛,寥寥煙火萬家微。
今朝甘自居窮巷,無限墦間得醉歸。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百五日風雨急,
斜飄細濕春郊衣。
梨花半殘意思少,
客子漸老尋游非。
戢戢車徒九門盛,
寥寥煙火萬家微。
今朝甘自居窮巷,
無限墦間得醉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寒冷雨天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感慨和思考。詩人感嘆時間的飛逝,雨季已經持續了一百五天,急風驟雨不斷,春天的衣服被雨水打濕。梨花凋零了一半,象征著事物的殘缺和逝去的時光,詩人感嘆生命的短暫和意義的缺失。
詩中提到"客子漸老尋游非",表達了詩人對年華逝去、游玩的機會逐漸減少的感嘆。車馬行人都匆匆而過,只有寥寥煙火微弱地閃爍,象征著城市中微不足道的繁華和生活的平淡。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現狀的接受和寧靜的心態。詩人甘愿居住在偏僻的巷子里,不圖名利,只希望能夠在田園間盡情地享受美酒,這種寧靜和滿足來自于內心的自在和超脫。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雨天的景象,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生命短暫和人事無常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寥寥幾筆,展示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深邃的情感。
詩人以客觀的視角描繪了風雨中的梨花凋零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在繁忙喧囂的都市中,車馬匆匆,煙火微弱,詩人感嘆歲月的匆忙和生活的平淡。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現狀的接受和寧靜的心態,表現出對物質生活的超脫追求,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凄美的意境,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活瑣碎的思考,以及對寧靜和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的描繪,喚起讀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意義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今朝甘自居窮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lǐ shè rén lǚ zhōng hán shí gǎn shì
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
yī bǎi wǔ rì fēng yǔ jí, xié piāo xì shī chūn jiāo yī.
一百五日風雨急,斜飄細濕春郊衣。
lí huā bàn cán yì sī shǎo, kè zi jiàn lǎo xún yóu fēi.
梨花半殘意思少,客子漸老尋游非。
jí jí chē tú jiǔ mén shèng, liáo liáo yān huǒ wàn jiā wēi.
戢戢車徒九門盛,寥寥煙火萬家微。
jīn zhāo gān zì jū qióng xiàng, wú xiàn fán jiān dé zuì guī.
今朝甘自居窮巷,無限墦間得醉歸。
“今朝甘自居窮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三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