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漲林煙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漲林煙重”全詩
曉漲林煙重,春歸野水平。
始看僊杏發,已愛裌衣輕。
誰見吟余處,殘陽上古城。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載陽登廣福寺閣》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載陽登廣福寺閣》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過聞聯騎出,登覽思踰清。
曉漲林煙重,春歸野水平。
始看僊杏發,已愛裌衣輕。
誰見吟余處,殘陽上古城。
詩意:
這首詩以載陽登廣福寺閣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早晨遠眺的景色和內心感受。詩中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以及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
首節寫道:“過聞聯騎出,登覽思踰清。”作者在途中聽到遠處傳來馬蹄聲,意味著有人騎馬出行。接著,作者登上閣樓遠眺,思緒超越了清晨的寧靜。這句描寫了作者在凌晨時分的行程和登上閣樓的情景。
接下來的兩句詩寫道:“曉漲林煙重,春歸野水平。”清晨的林間霧氣逐漸升起,春天的歸來使野水平靜如鏡面。這里運用了漲、歸兩個詞,形容了自然景色的變化和生機勃勃的春天。
后兩句詩寫道:“始看僊杏發,已愛裌衣輕。”僊杏是指桃花,桃花剛剛開始綻放,但已經讓人愛上了它輕柔的服飾。這里通過對桃花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麗事物的喜愛和對生命的熱愛。
最后一句詩寫道:“誰見吟余處,殘陽上古城。”這句詩意味著作者的吟詠之地,以及夕陽照耀的古城。這里通過對吟詠之處的描寫,突顯了作者的孤獨和思考的深度。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感受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清新而深邃的感受。
“曉漲林煙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zài yáng dēng guǎng fú sì gé
依韻和載陽登廣福寺閣
guò wén lián qí chū, dēng lǎn sī yú qīng.
過聞聯騎出,登覽思踰清。
xiǎo zhǎng lín yān zhòng, chūn guī yě shuǐ píng.
曉漲林煙重,春歸野水平。
shǐ kàn xiān xìng fā, yǐ ài jiá yī qīng.
始看僊杏發,已愛裌衣輕。
shuí jiàn yín yú chǔ, cán yáng shàng gǔ chéng.
誰見吟余處,殘陽上古城。
“曉漲林煙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