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鳥望中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鳥望中回”全詩
競生吳客衽,不上楚王臺。
稍拂清樽動,時吹翠帟開。
長安在何處,水鳥望中回。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正仲賦楊兵部吳興五題·清風樓》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正仲賦楊兵部吳興五題·清風樓》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過去曾有佳句,使故人如遠方而來。
爭相生長的吳地客人們,沒有登上楚王的臺階。
微微拂動著清酒,時而吹開翠色的帷幕。
長安在何處,水鳥望著它轉身回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風樓上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佳句的懷念,以及對友人的遠方歸來的期盼。詩中提到的吳地客人與楚王的對比,意味著吳地的文人才子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機會。通過描述清酒和翠色的帷幕,詩人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和追憶。最后,詩人思考長安的所在,以及水鳥在遠方凝望長安的景象,暗示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又充滿禪意的場景。通過對吳地客人與楚王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文人才子在官場上的邊緣化和無奈。清酒和翠色的帷幕的描繪,使人感受到了一種恬靜和閑適的氛圍,同時也勾起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最后兩句中的長安和水鳥,象征著故鄉和離散的思念,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凄涼和遙遠的意味。
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過去的追憶之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靜謐而富有遐想的境界。整首詩情感飽滿,意境深遠,具有一定的抒情和禪意,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韻味。
“水鳥望中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zhèng zhòng fù yáng bīng bù wú xīng wǔ tí qīng fēng lóu
依韻和正仲賦楊兵部吳興五題·清風樓
zài xī yǒu jiā jù, gù rén rú yuǎn lái.
在昔有佳句,故人如遠來。
jìng shēng wú kè rèn, bù shàng chǔ wáng tái.
競生吳客衽,不上楚王臺。
shāo fú qīng zūn dòng, shí chuī cuì yì kāi.
稍拂清樽動,時吹翠帟開。
cháng ān zài hé chǔ, shuǐ niǎo wàng zhōng huí.
長安在何處,水鳥望中回。
“水鳥望中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