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生在世間”全詩
相與共笑言,焉問久別離。
有贈若有得,及覺已失之。
人生在世間,何異夢寐為。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不知夢》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不知夢》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夢中不知夢,但謂平常時。
相與共笑言,焉問久別離。
有贈若有得,及覺已失之。
人生在世間,何異夢寐為。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人生如夢的主題。詩人說自己在夢中不知道自己在做夢,卻以為是平常的時候。他與他人一起笑談,不去問及長久的離別。如果有人贈與他東西,他仿佛得到了一樣,但醒來后卻發現已經失去了。詩人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人生在世間的虛幻和短暫,將人生比作夢寐之間。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虛幻。詩人將人生比作一個夢境,夢中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做夢,仿佛夢境是現實。這種幻境與現實的模糊界限,使人們對于現實和夢境的區分變得模糊不清。詩人在夢中與他人共笑言,不去問及離別的長久,表達了人們在夢中對于世俗離別的淡漠和超脫。詩人還通過描述夢中有贈與有失去的情節,強調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暗示著一切美好和歡樂都是瞬息即逝的。最后,詩人以“人生在世間,何異夢寐為”作為結尾,將人生與夢境相對照,表達了對于人生虛幻性質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夢和現實的對比,表達了人生的虛幻和短暫。它使讀者思考人生的真實性和價值,引發對于生命意義的深入思考。整首詩意味深長,給人以啟迪和反思。
“人生在世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ù zhī mèng
不知夢
mèng zhōng bù zhī mèng, dàn wèi píng cháng shí.
夢中不知夢,但謂平常時。
xiāng yǔ gòng xiào yán, yān wèn jiǔ bié lí.
相與共笑言,焉問久別離。
yǒu zèng ruò yǒu de, jí jué yǐ shī zhī.
有贈若有得,及覺已失之。
rén shēng zài shì jiān, hé yì mèng mèi wèi.
人生在世間,何異夢寐為。
“人生在世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