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決訟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乃知決訟余”全詩
大尹不苛察,群吏不牽拘。
嘗稱二三賢,助治無偏隅。
新晴乘此涼,行行過我居。
何以延君子,唯有滿床書。
何以解君頤,淡句無足娛。
何以留尹久,燈燭已照涂。
登車莫言遠,騶從美且都。
夾道行人止,按轡寧馳驅。
我老焉所羨,送子立躊躇。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次韻和錢君倚同司馬君實二學士見過》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錢君倚同司馬君實二學士見過》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府僚忽方駕,乃知決訟余。
大尹不苛察,群吏不牽拘。
嘗稱二三賢,助治無偏隅。
新晴乘此涼,行行過我居。
何以延君子,唯有滿床書。
何以解君頤,淡句無足娛。
何以留尹久,燈燭已照涂。
登車莫言遠,騶從美且都。
夾道行人止,按轡寧馳驅。
我老焉所羨,送子立躊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作者與錢君倚、司馬君實兩位學士相見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府中官員的寬厚和治政之道的贊揚,同時也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詩的前四句描述了府中官員的品行和作風,府中的大尹(指高級官員)并不苛察,群吏也沒有過多的束縛。他們常常稱贊二三位才德出眾的人,輔助治理國家,沒有偏私之處。接下來的兩句寫出了新晴天氣的清爽,作者行走于家中,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住處。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錢君倚和司馬君實的贊賞,他們是學者,唯一能吸引他們的就是滿屋的書籍。他們喜歡淡泊的言辭,不追求虛名和享樂。作者認為只有滿腔的書卷才能讓他們愉悅。
再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大尹的留任的希望,但是燈火已經照亮了大尹的屋宇,說明大尹可能已經很晚了,無法再繼續留下來。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年老時將面對的境況的猶豫和不安,送走子孫時心情躊躇不決。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寬厚治理和淡泊清雅的人生態度的推崇。通過描繪府中官員和學士的形象,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時代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乃知決訟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qián jūn yǐ tóng sī mǎ jūn shí èr xué shì jiàn guò
次韻和錢君倚同司馬君實二學士見過
fǔ liáo hū fāng jià, nǎi zhī jué sòng yú.
府僚忽方駕,乃知決訟余。
dà yǐn bù kē chá, qún lì bù qiān jū.
大尹不苛察,群吏不牽拘。
cháng chēng èr sān xián, zhù zhì wú piān yú.
嘗稱二三賢,助治無偏隅。
xīn qíng chéng cǐ liáng, xíng xíng guò wǒ jū.
新晴乘此涼,行行過我居。
hé yǐ yán jūn zǐ, wéi yǒu mǎn chuáng shū.
何以延君子,唯有滿床書。
hé yǐ jiě jūn yí, dàn jù wú zú yú.
何以解君頤,淡句無足娛。
hé yǐ liú yǐn jiǔ, dēng zhú yǐ zhào tú.
何以留尹久,燈燭已照涂。
dēng chē mò yán yuǎn, zōu cóng měi qiě dōu.
登車莫言遠,騶從美且都。
jiā dào héng rén zhǐ, àn pèi níng chí qū.
夾道行人止,按轡寧馳驅。
wǒ lǎo yān suǒ xiàn, sòng zi lì chóu chú.
我老焉所羨,送子立躊躇。
“乃知決訟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