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看芳意不多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即看芳意不多偏”全詩
桃花桐遠迷應久,杏樹壇荒跡自傳。
放與曉寒能幾許,即看芳意不多偏。
古來閑氣爭強弱,謾費黃金拋楚權。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次韻和吳長文舍人即事見寄》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吳長文舍人即事見寄》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莫問春風有后先,但逢佳處去揚鞭。
桃花桐遠迷應久,杏樹壇荒跡自傳。
不要問春風是先來后到,只要遇到美好的地方就驅馳而去。
桃花桐樹的花朵迷離遠去應該已經很久了,杏樹壇上的荒涼痕跡自然流傳。
放與曉寒能幾許,即看芳意不多偏。
古來閑氣爭強弱,謾費黃金拋楚權。
放任與清晨的寒冷相伴有多久,立刻就能看出芳香的意味并不多偏。
自古以來,閑逸的情趣與權謀的爭強弱相爭,徒然耗費黃金,拋棄楚國的權勢。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閑逸生活的向往和對權謀爭斗的疲倦。作者以春風為象征,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但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桃花桐和杏樹壇的描繪,揭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轉瞬即逝。詩詞的結尾表達了對于閑逸情趣的推崇,批評了權謀爭斗的虛浮和損耗。
這首詩詞的意境清新自然,言簡意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閑逸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權謀爭斗的不屑和厭倦。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即看芳意不多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wú zhǎng wén shè rén jí shì jiàn jì
次韻和吳長文舍人即事見寄
mò wèn chūn fēng yǒu hòu xiān, dàn féng jiā chù qù yáng biān.
莫問春風有後先,但逢佳處去揚鞭。
táo huā tóng yuǎn mí yīng jiǔ, xìng shù tán huāng jī zì zhuàn.
桃花桐遠迷應久,杏樹壇荒跡自傳。
fàng yǔ xiǎo hán néng jǐ xǔ, jí kàn fāng yì bù duō piān.
放與曉寒能幾許,即看芳意不多偏。
gǔ lái xián qì zhēng qiáng ruò, mán fèi huáng jīn pāo chǔ quán.
古來閑氣爭強弱,謾費黃金拋楚權。
“即看芳意不多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