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有樵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剡溪有樵風”全詩
禹穴遷所探,秦望斯所紀。
年代已浸深,書碑必亡矣。
剡溪有樵風,其事恐非是。
買臣千載後,得無負薪子。
黃庭昔換鵝,道士儻不死。
行當訪其真,愿以鵝報爾。
慎勿笑我癡,萬事難可擬。
摘筍復盈檐,緡魚新出水。
此又食之珍,因書悉條理。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弟得臣殿丞簽判越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弟得臣殿丞簽判越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再次來到會稽,只是為了欣賞會稽的美景。
禹穴的遷徙之地,秦望所留下的紀念。
時光已經深入流轉,書碑終將消逝。
剡溪有著樵夫的風情,但其中的故事恐怕并非如此。
千年之后,人們買臣的事跡,是否會辜負了他的努力?
黃庭曾經用鵝交換,或許道士也未必會死去。
我將前往尋找真相,愿以鵝報答你。
請謹慎,不要嘲笑我癡迷,萬事皆難以預測。
采摘的筍又堆滿了檐口,緡魚新出水面。
這些都是珍貴的食物,因此我將它們記錄得井井有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會稽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歷史的思考和對現實的觀察。詩人觸景生情,再次來到會稽,只是為了欣賞會稽的美景。禹穴和秦望分別是兩個歷史時期的人物,他們都與會稽有關,詩人通過這兩個地名和人名來喚起讀者對歷史的回憶和思考。然而,時光流轉,書碑終將消逝,這是詩人對于歷史的深沉感慨。剡溪是會稽的一道溪流,樵夫的風情反映了當地的民俗,但詩人懷疑其中的故事是否真實,這體現了對歷史真實性的懷疑態度。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黃庭換鵝的典故來表達自己對于超越時間和現實的渴望。黃庭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傳說他用一只鵝與人交換,而鵝可以長生不老。詩人希望能夠尋找到道士的真相,以鵝來回報他。這部分表達了詩人對于超脫塵世的向往和對于真理的追尋。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世界的反思,他呼吁讀者謹慎對待,不要嘲笑他的癡迷,因為萬事皆難以預測。詩人以摘筍和緡魚來比喻生活中的珍貴事物,他將這些事物記錄下來,以表達自己對于生活的珍視和對于秩序的追求。整首詩詞通過對于歷史、現實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于真理和價值的探索。
“剡溪有樵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 dé chén diàn chéng qiān pàn yuè zhōu
弟得臣殿丞簽判越州
zài wèi kuài jī xíng, liáo wèn kuài jī měi.
再為會稽行,聊問會稽美。
yǔ xué qiān suǒ tàn, qín wàng sī suǒ jì.
禹穴遷所探,秦望斯所紀。
nián dài yǐ jìn shēn, shū bēi bì wáng yǐ.
年代已浸深,書碑必亡矣。
shàn xī yǒu qiáo fēng, qí shì kǒng fēi shì.
剡溪有樵風,其事恐非是。
mǎi chén qiān zǎi hòu, dé wú fù xīn zi.
買臣千載後,得無負薪子。
huáng tíng xī huàn é, dào shì tǎng bù sǐ.
黃庭昔換鵝,道士儻不死。
háng dāng fǎng qí zhēn, yuàn yǐ é bào ěr.
行當訪其真,愿以鵝報爾。
shèn wù xiào wǒ chī, wàn shì nán kě nǐ.
慎勿笑我癡,萬事難可擬。
zhāi sǔn fù yíng yán, mín yú xīn chū shuǐ.
摘筍復盈檐,緡魚新出水。
cǐ yòu shí zhī zhēn, yīn shū xī tiáo lǐ.
此又食之珍,因書悉條理。
“剡溪有樵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