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出名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水出名馬”全詩
正值羌已和,邊草復離離。
乘肥固未失,所蘊不得施。
主人本燕客,寧獨事書討。
志尚功名間,管樂猶一時。
去去勿復道,磊落為男兒。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范殿丞通判秦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范殿丞通判秦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水出名馬,多稱黃金羈。
正值羌已和,邊草復離離。
乘肥固未失,所蘊不得施。
主人本燕客,寧獨事書討。
志尚功名間,管樂猶一時。
去去勿復道,磊落為男兒。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叫范殿丞的官員,他被任命為秦州通判,主要負責邊境地區的治理。詩中通過描繪天水出產的名馬、羌族與中原的和平相處以及邊草的離離落落,展現了范殿丞所面對的邊疆環境。詩人通過這些景物和事物的描繪,表達了范殿丞的職責和心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邊境地區的景象和范殿丞的心境。首先,詩中提到天水出產的名馬,被稱為黃金羈,展示了這個地區的馬匹優良。接著,詩人描述了羌族與中原的和平相處,邊境地區的草地又開始逐漸疏離。這種對比描繪了邊境地區的動蕩和變化,也暗示了范殿丞面臨的挑戰。
詩中提到范殿丞乘坐這些優秀的馬匹,身體強壯,但卻不能施展其才能,因為他的主要任務是管理秦州邊境,不能過多追逐功名。范殿丞原本是個燕客,即游走于各地的文人,但他寧愿獨自從事書卷之事,而不是只追求功名利祿。這表明他對自己的追求有著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
詩的最后兩句"去去勿復道,磊落為男兒"表達了范殿丞的豪情壯志。他以磊落之姿擔當男兒的責任,不再追求功名,而是專心致志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這種磊落的品質被詩人認為是真正的男兒所應具備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邊境地區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范殿丞的職責和心境。范殿丞以獨立自主、務實奉獻的態度,履行自己的職責,并表達了對功名的淡泊和對男兒氣概的追求,體現了宋代文人的理想和價值觀。
“天水出名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àn diàn chéng tōng pàn qín zhōu
范殿丞通判秦州
tiān shuǐ chū míng mǎ, duō chēng huáng jīn jī.
天水出名馬,多稱黃金羈。
zhèng zhí qiāng yǐ hé, biān cǎo fù lí lí.
正值羌已和,邊草復離離。
chéng féi gù wèi shī, suǒ yùn bù dé shī.
乘肥固未失,所蘊不得施。
zhǔ rén běn yàn kè, níng dú shì shū tǎo.
主人本燕客,寧獨事書討。
zhì shàng gōng míng jiān, guǎn yuè yóu yī shí.
志尚功名間,管樂猶一時。
qù qù wù fù dào, lěi luò wèi nán ér.
去去勿復道,磊落為男兒。
“天水出名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