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與官兵來會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與官兵來會此”全詩
將軍屯師古關下,不尚武力何由強。
日與官兵來會此,弓須射硬箭射長。
更如羿中九烏斃,獨見杲杲明扶桑。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高陽關射亭》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高陽關射亭》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星弧射狼夜夜張,
角弓備寇不可忘。
將軍屯師古關下,
不尚武力何由強。
日與官兵來會此,
弓須射硬箭射長。
更如羿中九烏斃,
獨見杲杲明扶桑。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高陽關上的射箭場景。詩人以高陽關為背景,描繪了射箭的場面和將士們備戰的決心。在詩中,星弧射狼象征著守衛的勇士們夜夜張弓,準備戰斗。角弓備寇則表明他們對來犯敵寇的警惕和防備。將軍屯師在古關下,表示要保衛故土并且強調不僅僅依靠武力,還需要其他因素的支撐。詩人提到官兵們來到這里,暗示了他們的集結和訓練。最后,詩人以羿射九日的傳說為引,用明亮的扶桑(即日本)來象征著明朗的未來。
賞析:
《高陽關射亭》通過描繪射箭場景,表達了對國家安全和戰斗精神的贊揚。詩中使用了生動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詩詞更加富有感染力。星弧射狼、角弓備寇等形象的運用,突出了守衛者的英勇和決心。將軍屯師古關下的描述,強調了軍隊的防御意識和意志力。詩人不僅表達了戰斗的緊迫性,還提到了不僅僅依靠武力的重要性,這體現了對綜合實力和智謀的重視。最后,將羿射九日的傳說與明亮的扶桑聯系在一起,給人以希望和未來的啟示。
整體而言,該詩詞以嫻熟的表達技巧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戰斗的場景和戰士們的決心,同時蘊含著對國家安全和未來的美好展望。它展示了梅堯臣對戰爭和戰士精神的理解和贊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感染力。
“日與官兵來會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yáng guān shè tíng
高陽關射亭
xīng hú shè láng yè yè zhāng, jiǎo gōng bèi kòu bù kě wàng.
星弧射狼夜夜張,角弓備寇不可忘。
jiāng jūn tún shī gǔ guān xià, bù shàng wǔ lì hé yóu qiáng.
將軍屯師古關下,不尚武力何由強。
rì yǔ guān bīng lái huì cǐ, gōng xū shè yìng jiàn shè zhǎng.
日與官兵來會此,弓須射硬箭射長。
gèng rú yì zhōng jiǔ wū bì, dú jiàn gǎo gǎo míng fú sāng.
更如羿中九烏斃,獨見杲杲明扶桑。
“日與官兵來會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