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宮深處有人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宮深處有人知”全詩
不似云屏六畫鶴,帝宮深處有人知。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曹光道詠直廬屏中六鶴》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曹光道詠直廬屏中六鶴》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漢家為瑞雙黃鵠,
只道飛翻太液池。
不似云屏六畫鶴,
帝宮深處有人知。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直廬屏中六只鶴的情景。首先,詩人提到了漢代皇室所供奉的雙黃鵠,人們常認為它們是祥瑞之物,以為它們只在太液池上飛翔。然而,詩人認為這種景象與直廬屏中的六只畫鶴并不相同,因為只有深居帝宮的人才真正了解這六只鶴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漢代的祥瑞鵠和直廬屏中的畫鶴,表達了一種隱喻的意味。詩中的雙黃鵠象征著皇室的權威和繁榮,而太液池則是皇家園林中的一處瑞獸池塘。盡管人們普遍認為鵠只在這個池塘中飛翔,但詩人卻指出,真正了解六只鶴存在的只有帝宮深處的人。這里的六只鶴可以被理解為帝王的智囊和得力助手,他們在帝宮中默默工作,為皇帝提供智慧和建議。
整首詩表達了一種權謀與智慧并存的意境。詩人通過對比鵠和畫鶴,揭示了帝王身邊隱藏的智者和謀士,暗示了帝王的智慧背后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助手。這種隱喻的手法使得詩詞富有深意,并啟發人們思考權力與智慧的關系。同時,詩中的描繪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于宮廷政治的洞察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帝宮深處有人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áo guāng dào yǒng zhí lú píng zhōng liù hè
和曹光道詠直廬屏中六鶴
hàn jiā wèi ruì shuāng huáng gǔ, zhī dào fēi fān tài yè chí.
漢家為瑞雙黃鵠,只道飛翻太液池。
bù shì yún píng liù huà hè, dì gōng shēn chù yǒu rén zhī.
不似云屏六畫鶴,帝宮深處有人知。
“帝宮深處有人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