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首陽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古首陽名”全詩
彼皆居深谷,此獨處重城。
夷齊食薇蕨,千古首陽名。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二清心堂》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二清心堂》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寂寞外物亂,
境清心亦清。
彼皆居深谷,
此獨處重城。
夷齊食薇蕨,
千古首陽名。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梅堯臣對生活狀態的思考和感悟。詩中通過對比來彰顯作者內心的寧靜和純凈。外面的世界喧囂混亂,而作者所處的環境卻是清幽寧靜的。其他人都居住在深谷之中,而作者獨自一人居住在繁華的城市中。詩中還提到了夷、齊兩個國家的人們食用薇蕨這種簡樸的食物,表達了對樸素生活的贊美。最后一句描述了這座城市是千古以來的重要之地。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的手法,展現了作者對于內心寧靜與外界喧囂的對立狀態的思考。作者選擇獨自居住在城市中,表明他對于繁華世界的選擇與眾不同,以此凸顯自己內心的清凈。詩中所提到的夷、齊兩個國家的人們食用薇蕨,反映了作者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淡泊名利的追求。最后一句則點明了這座城市的重要地位,暗示了作者身處繁華之中,卻能保持內心的堅守和獨立。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活態度。通過對比形成的意象和對樸素生活的贊美,使得詩詞具有深遠的內涵和啟示。作者以清新的筆觸表達了自己對于內心寧靜以及對于繁華世界的獨特看法,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千古首陽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ǔ gōng fù dōng yuán shí tí qí èr qīng xīn táng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二清心堂
jì mò wài wù luàn, jìng qīng xīn yì qīng.
寂寞外物亂,境清心亦清。
bǐ jiē jū shēn gǔ, cǐ dú chǔ zhòng chéng.
彼皆居深谷,此獨處重城。
yí qí shí wēi jué, qiān gǔ shǒu yáng míng.
夷齊食薇蕨,千古首陽名。
“千古首陽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