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結甘泉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結結甘泉里”全詩
結結甘泉里,豈必泰山阿。
曾莫學兔絲,徒以附女蘿。
風為掃庭戶,夜月誰與過。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王景彝省中詠孤竹》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王景彝省中詠孤竹》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愛此孤生竹,碧葉瑯玕柯。
結結甘泉里,豈必泰山阿。
曾莫學兔絲,徒以附女蘿。
風為掃庭戶,夜月誰與過。
詩意:
這首詩以詠古竹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孤竹的鐘愛和贊美。詩人將孤竹形容為碧綠的葉子和光滑的竹節。他認為孤竹雖然生長在平凡的泉水旁邊,卻不一定非要像泰山那樣高大宏偉才能被喜愛。詩人提到了不要像兔子那樣追求兔絲般的纖細而無用的東西,而是應該像竹子那樣獨立自強。最后兩句表達了風吹掃庭院,月光照耀,但不知道有誰能夠共賞這美景。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對孤竹的喜愛和贊美。詩人通過對孤竹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簡樸之美的向往。孤竹被形容為碧綠的葉子和光滑的竹節,呈現出一種清新、樸素的美感。詩人通過比較,表達了對過于追求纖細、虛無的事物的批判,提倡像孤竹一樣堅韌、獨立。最后兩句則展示了孤竹在風中搖曳和月下獨自閃耀的情景,暗示了孤獨與美麗并存的意境。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對孤竹的描繪和隱喻,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堅韌品質的贊美。它通過簡單的場景和形象,傳達了深刻的思考和啟示,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樸實之美。
“結結甘泉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áng jǐng yí shěng zhōng yǒng gū zhú
和王景彝省中詠孤竹
ài cǐ gū shēng zhú, bì yè láng gān kē.
愛此孤生竹,碧葉瑯玕柯。
jié jié gān quán lǐ, qǐ bì tài shān ā.
結結甘泉里,豈必泰山阿。
céng mò xué tù sī, tú yǐ fù nǚ luó.
曾莫學兔絲,徒以附女蘿。
fēng wèi sǎo tíng hù, yè yuè shuí yǔ guò.
風為掃庭戶,夜月誰與過。
“結結甘泉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