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書入蜀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添書入蜀城”全詩
有室羅經籍,無心取組纓。
芋肥收歲計,柑熟摘霜晴。
暫向京都見,添書入蜀城。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寄題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是一首宋代梅堯臣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寄題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
醮壇舊山下,高臥一儒生。
有室羅經籍,無心取組纓。
芋肥收歲計,柑熟摘霜晴。
暫向京都見,添書入蜀城。
中文譯文:
寫給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
醮壇在古山下,我高臥于此,是一位儒生。
我有一間屋子,里面擺滿了經書,但我不想追求功名。
芋頭豐收,我用它來計算歲月;柑子熟了,我在霜晴的日子里摘取。
我暫時要去京都一趟,順便將新書帶到蜀城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安靜隱居的儒生的生活。詩人高臥于醮壇旁的古山下,意味著他遠離塵囂,過著寧靜的生活。他的屋子里擺滿了經書,但他并沒有追求功名利祿,沒有意圖參與政治。詩中提到的芋頭和柑子,象征著世俗生活的瑣碎,而詩人選擇用它們來計算時間和享受生活的美好瞬間。
詩人提到自己要去京都一趟,并將新書帶到蜀城,這可能是因為他想與知音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這也暗示了詩人對于學問和文化的重視,他希望將自己的思想傳播到更廣闊的地方。
整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隱逸的生活和對于學問的追求。詩人選擇了遠離塵囂的山野生活,拋棄了功名利祿的追逐,專注于自己的學問修養。這種寧靜與自由的生活態度,體現了宋代士人的文化追求和儒家的思想傳統,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于人生追求真理和內心自由的追求。
“添書入蜀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zī zhōu qián gù xiù cái dào shèng táng
寄題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
jiào tán jiù shān xià, gāo wò yī rú shēng.
醮壇舊山下,高臥一儒生。
yǒu shì luó jīng jí, wú xīn qǔ zǔ yīng.
有室羅經籍,無心取組纓。
yù féi shōu suì jì, gān shú zhāi shuāng qíng.
芋肥收歲計,柑熟摘霜晴。
zàn xiàng jīng dū jiàn, tiān shū rù shǔ chéng.
暫向京都見,添書入蜀城。
“添書入蜀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