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箕在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箕在天”全詩
既生既德,曾誰與京。
爰弼帝右,繼序其榮之。
贊我太平,萬事其成之。
殿我輔邦,庶民其寧。
政靡薄厚,百職其揚之。
宜言顯光,永錫乎后王。
乃祝眉壽,乃獻兕觥,福祿其將之。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龍箕一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龍箕一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箕在天,莫不孕靈,我公生之。
既生既德,曾誰與京。
爰弼帝右,繼序其榮之。
贊我太平,萬事其成之。
殿我輔邦,庶民其寧。
政靡薄厚,百職其揚之。
宜言顯光,永錫乎后王。
乃祝眉壽,乃獻兕觥,福祿其將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龍箕的頌揚和祝福之情。龍箕指的是天上的星宿,象征著吉祥、靈氣和權力。詩中作者自稱“我公”,意指龍箕是自己的子嗣,也就是自己的子孫后代。作者將龍箕與自己聯系起來,認為龍箕的出現是對他的子孫后代的祝福和榮耀。
詩詞賞析:
《龍箕一首》以祝福之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子孫后代的期望和祝福。下面對詩中的幾個關鍵詞進行解析:
1. 龍箕:龍箕是指北斗七星中的“箕”星,象征權力和祥瑞。作者將龍箕與自己聯系起來,暗示自己的子孫將繼承權力和榮耀。
2. 既生既德:意味著子孫已經出生并且具備了德行和才能。
3. 爰弼帝右,繼序其榮之:表示作者的子孫將在帝王右邊輔佐,繼承榮耀。
4. 贊我太平,萬事其成之:表達了對子孫后代國家太平盛世和一切事業順利成功的祝愿。
5. 殿我輔邦,庶民其寧:希望子孫能夠安定輔佐國家,使百姓安居樂業。
6. 政靡薄厚,百職其揚之:表達了對子孫在政務中能夠公正廉明,恰如其份,揚揚自己的職責。
7. 宜言顯光,永錫乎后王:希望子孫能夠言行光明正大,永遠得到王室的恩賜。
8. 乃祝眉壽,乃獻兕觥,福祿其將之:最后以祝福之詞表達對子孫的壽福和福祉。
這首詩詞通過對龍箕的描繪,以及與自己子孫的聯系,表達了作者對子孫后代的美好祝愿和期望。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對權力和榮耀的追求,以及對太平盛世和人民安居樂業的期待。
“龍箕在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jī yī shǒu
龍箕一首
lóng jī zài tiān, mò bù yùn líng,
龍箕在天,莫不孕靈,
wǒ gōng shēng zhī.
我公生之。
jì shēng jì dé,
既生既德,
céng shuí yǔ jīng.
曾誰與京。
yuán bì dì yòu,
爰弼帝右,
jì xù qí róng zhī.
繼序其榮之。
zàn wǒ tài píng,
贊我太平,
wàn shì qí chéng zhī.
萬事其成之。
diàn wǒ fǔ bāng,
殿我輔邦,
shù mín qí níng.
庶民其寧。
zhèng mí bó hòu,
政靡薄厚,
bǎi zhí qí yáng zhī.
百職其揚之。
yí yán xiǎn guāng,
宜言顯光,
yǒng xī hū hòu wáng.
永錫乎后王。
nǎi zhù méi shòu,
乃祝眉壽,
nǎi xiàn sì gōng, fú lù qí jiāng zhī.
乃獻兕觥,福祿其將之。
“龍箕在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