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何爾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辛勤何爾為”全詩
結愛誠有宜,別啄義亦竦。
哺雛深莽中,摧頹錦翅擁。
辛勤何爾為,應自念遺種。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鳴雉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鳴雉詞》
雄雉鳴桑林,
雌雉雊麥隴。
結愛誠有宜,
別啄義亦竦。
哺雛深莽中,
摧頹錦翅擁。
辛勤何爾為,
應自念遺種。
中文譯文:
雄雉在桑林中鳴叫,
雌雉在麥田里爭嗓。
兩者結合是愛的正道,
分別卻也體現了義氣的高昂。
雄雉在茂密的叢林中喂養雛鳥,
翅膀上的錦繡逐漸凋零。
你為何如此辛勤努力,
應該自己想想留下傳宗的責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關于雉鳥的景象,通過雄雉在桑林中鳴叫、雌雉在麥田中爭嗓的場景,詩人表達了雉鳥結合繁衍的愛情觀和對義氣的贊美。雄雉和雌雉彼此相依相伴,相互呵護,體現了結合的必要性和愛情的真誠。然而,當它們分別時,也表現出對彼此的思念和義氣的堅定。詩中描述了雄雉在茂密的叢林中照料雛鳥,但它的錦繡之翅漸漸凋零,表達了生命的無常和時光的殘酷。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雄雉辛勤努力的思考,他呼喚雄雉自己思考留下后代的責任。
整首詩表現了自然界中動物的生活和情感,通過雉鳥的形象,傳達了對愛情、親情和責任的思考。詩人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雉鳥的生活場景,情感流露自然而深刻。同時,通過雉鳥的形象,也可以引發人們對人類生活中愛情和責任的思考,以及對生命的珍視和無常的感悟。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宋代詩人梅堯臣獨特的藝術才華。
“辛勤何爾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zhì cí
鳴雉詞
xióng zhì míng sāng lín, cí zhì gòu mài lǒng.
雄雉鳴桑林,雌雉雊麥隴。
jié ài chéng yǒu yí, bié zhuó yì yì sǒng.
結愛誠有宜,別啄義亦竦。
bǔ chú shēn mǎng zhōng, cuī tuí jǐn chì yōng.
哺雛深莽中,摧頹錦翅擁。
xīn qín hé ěr wèi, yīng zì niàn yí zhǒng.
辛勤何爾為,應自念遺種。
“辛勤何爾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