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向舊巢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向舊巢歸”全詩
任從新歷改,只向舊巢歸。
永日當人語,輕寒逆雨飛。
自親梁棟慣,不識海鷗機。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擬張九齡詠燕》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張九齡詠燕》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眇眇雙來燕,
長年與社違。
任從新歷改,
只向舊巢歸。
永日當人語,
輕寒逆雨飛。
自親梁棟慣,
不識海鷗機。
詩意:
這首詩詞以燕子為主題,表達了燕子忠于自己的本性和回歸故鄉的情感。詩中燕子長年與其他鳥類分離,不與它們共群,即使歷經歲月的更迭,只愿回到熟悉的巢穴。燕子在白天與人們言語交流,盡管天寒地凍、逆風飄雨,仍然堅持飛翔。它自然而然地習慣了棲息在梁柱之間,對大海中的海鷗毫無了解。
賞析:
《擬張九齡詠燕》以燕子為象征,通過描寫燕子的行為和情感,抒發了作者對自由、忠誠和歸屬感的思考。詩中的燕子具有堅定的個性,不隨大流,堅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外界影響。它選擇回到舊巢,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和對安逸的追求。
燕子在詩中被賦予了人性化的特征,與人進行交流,這種形象化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情趣和趣味。燕子在寒冷的天氣中飛翔,顯示出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它習慣了在梁柱之間棲息,充分展現了對家園的依戀和對安穩生活的渴望。
整首詩詞簡潔明了,用字質樸,意境深遠。通過燕子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自由、歸屬和忠誠的向往。這首詩詞透露出對故鄉和家的思念,以及對傳統價值觀的堅守。同時,也提醒人們要保持獨立思考,堅守自己的信念,追求內心真正渴望的東西。
“只向舊巢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zhāng jiǔ líng yǒng yàn
擬張九齡詠燕
miǎo miǎo shuāng lái yàn, cháng nián yǔ shè wéi.
眇眇雙來燕,長年與社違。
rèn cóng xīn lì gǎi, zhǐ xiàng jiù cháo guī.
任從新歷改,只向舊巢歸。
yǒng rì dāng rén yǔ, qīng hán nì yǔ fēi.
永日當人語,輕寒逆雨飛。
zì qīn liáng dòng guàn, bù shí hǎi ōu jī.
自親梁棟慣,不識海鷗機。
“只向舊巢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