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問窮居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問窮居日”全詩
任凍不欺酒,競春先著花。
樓高休厭上,兒近未應遮。
誰問窮居日,西窗壓竹斜。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潘樂二君對雪寄聲似欲予賦適方知之走筆奉呈》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潘樂二君對雪寄聲似欲予賦適方知之走筆奉呈》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方今見雪,北客定思家。
任凍不欺酒,競春先著花。
樓高休厭上,兒近未應遮。
誰問窮居日,西窗壓竹斜。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南方下雪的景象,觸發了北方的客人思念家鄉的情感。詩人通過雪的形象,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認為,即使在嚴寒的冬天,也不能阻擋人們對家鄉的思念,就像酒不受寒冷的影響一樣。同時,他也提到春天的到來,宛如雪花競相開放的花朵,預示著希望和生機的到來。詩人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盼。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南方下雪和北方客人思鄉的情景,展現了作者的感受和情感。詩人通過寄托在雪的意象上,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未來的期盼。他用"任凍不欺酒"這樣的形象化的語句,將對家鄉的思念與寒冷的冬天進行對比,強調了思鄉之情的堅定和不可動搖。另外,詩中的"競春先著花"一句,則通過雪花與花朵的對比,展示了春天的希望和生機,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愿景。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凝練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盼,蘊含了深情和希望的情感。它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喚起讀者對家鄉、對美好未來的思考與向往。這首詩詞以其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表達方式,展示了梅堯臣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人情世故的敏銳洞察力。
“誰問窮居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ān lè èr jūn duì xuě jì shēng shì yù yǔ fù shì fāng zhī zhī zǒu bǐ fèng chéng
潘樂二君對雪寄聲似欲予賦適方知之走筆奉呈
nán fāng jīn jiàn xuě, běi kè dìng sī jiā.
南方今見雪,北客定思家。
rèn dòng bù qī jiǔ, jìng chūn xiān zhe huā.
任凍不欺酒,競春先著花。
lóu gāo xiū yàn shàng, ér jìn wèi yīng zhē.
樓高休厭上,兒近未應遮。
shuí wèn qióng jū rì, xī chuāng yā zhú xié.
誰問窮居日,西窗壓竹斜。
“誰問窮居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