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不到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月不到曉”全詩
牽牛苦娶婦,娶婦不解留。
來往一夕光,奕奕河漢秋。
輕傳人世巧,未知何時休。
喜鵲頭無毛,截云駕車輈。
老鴉少斟酌,死欲同造舟。
明月不到曉,是夜曲如鉤。
天意與物理,注錯將何求。
嘗聞阮家兒,犢鼻竹竿頭。
人生自有分,豈媿曝衣樓。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七夕詠懷》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夕詠懷》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織女無恥羞,年年嫁牽牛。
織女心怯羞羞地嫁給牽牛,年復一年。
牽牛苦娶婦,娶婦不解留。
牽牛為了娶妻而辛苦努力,可是娶來的妻子并不愿意留下。
來往一夕光,奕奕河漢秋。
他們來去只有一個夜晚的光景,像河漢秋天的明亮。
輕傳人世巧,未知何時休。
他們的事情輕易地傳遍了人間,不知道何時才能結束。
喜鵲頭無毛,截云駕車輈。
喜鵲的頭上沒有毛,卻能截取云彩來做車。
老鴉少斟酌,死欲同造舟。
老鴉少有考慮,渴望以死來參與船的制作。
明月不到曉,是夜曲如鉤。
明亮的月亮無法照到天亮,夜晚的曲子像鉤子一樣吸引人。
天意與物理,注錯將何求。
天意和現實相背離,錯亂的命運將何去何求。
嘗聞阮家兒,犢鼻竹竿頭。
聽說阮家的孩子,犢鼻像竹竿頭。
人生自有分,豈媿曝衣樓。
人生本就有自己的命運,怎能媿(羞愧)于曝衣樓。
這首詩詞以七夕之夜為背景,通過描繪織女與牽牛的愛情故事,表達了人世間的無奈和命運的無常。織女雖然羞怯,卻愿意嫁給牽牛,但牽牛所娶的妻子并不留下,兩人只有短暫的相聚。詩詞中出現了喜鵲和老鴉的形象,喜鵲能截取云彩作車,而老鴉則愿意以死來參與船的制作,形成了對比。明亮的月亮無法照到天亮,夜晚的曲子如鉤一般吸引人,表達了無法實現的美好愿望。最后,詩人提到了阮家的孩子,以犢鼻竹竿頭形容,表達了命運的不公和人生自有分的觀念。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抒發了作者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和對現實的無奈之情,展現了宋代文人對愛情、命運和人生的獨特見解。
“明月不到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xī yǒng huái
七夕詠懷
zhī nǚ wú chǐ xiū, nián nián jià qiān niú.
織女無恥羞,年年嫁牽牛。
qiān niú kǔ qǔ fù, qǔ fù bù jiě liú.
牽牛苦娶婦,娶婦不解留。
lái wǎng yī xī guāng, yì yì hé hàn qiū.
來往一夕光,奕奕河漢秋。
qīng chuán rén shì qiǎo, wèi zhī hé shí xiū.
輕傳人世巧,未知何時休。
xǐ què tóu wú máo, jié yún jià chē zhōu.
喜鵲頭無毛,截云駕車輈。
lǎo yā shǎo zhēn zhuó, sǐ yù tóng zào zhōu.
老鴉少斟酌,死欲同造舟。
míng yuè bú dào xiǎo, shì yè qǔ rú gōu.
明月不到曉,是夜曲如鉤。
tiān yì yǔ wù lǐ, zhù cuò jiāng hé qiú.
天意與物理,注錯將何求。
cháng wén ruǎn jiā ér, dú bí zhú gān tóu.
嘗聞阮家兒,犢鼻竹竿頭。
rén shēng zì yǒu fèn, qǐ kuì pù yī lóu.
人生自有分,豈媿曝衣樓。
“明月不到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