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彼乃可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譬彼乃可語”全詩
詩書出鄒魯,誦學無蠻夷。
服彼而習此,養騂安問犁。
古者耕釣士,處心殊處卑。
譬彼乃可語,吾病強扶持。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僧子思以卷來見》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僧子思以卷來見》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明珠和翡翠的贊美,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崇。
詩中提到明珠和翡翠,這兩種寶石都是中國古代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明珠代表純潔和光明,翡翠則象征著美麗和珍貴。通過這兩種寶石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和推崇。
詩中還提到了詩書出自鄒魯,誦讀學習不應受到蠻夷文化的影響。這表明詩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傳承的態度。他認為應該學習古代先賢的思想和智慧,而不是追求外來的文化。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身體不適的感受,他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幫助。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傳統文化的堅持和執著,即使在困難時期也不放棄。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明珠和翡翠的贊美,表達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崇和堅守。詩人希望通過學習古代智慧和傳統價值觀,來養育自己的心靈,并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譬彼乃可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ēng zi sī yǐ juǎn lái jiàn
僧子思以卷來見
míng zhū yǔ fěi cuì, zhōng guó fǎn hǎo zhī.
明珠與翡翠,中國反好之。
shī shū chū zōu lǔ, sòng xué wú mán yí.
詩書出鄒魯,誦學無蠻夷。
fú bǐ ér xí cǐ, yǎng xīng ān wèn lí.
服彼而習此,養騂安問犁。
gǔ zhě gēng diào shì, chù xīn shū chù bēi.
古者耕釣士,處心殊處卑。
pì bǐ nǎi kě yǔ, wú bìng qiáng fú chí.
譬彼乃可語,吾病強扶持。
“譬彼乃可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