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懶豈能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懶豈能醫”全詩
難從荷筱叟,寧入化龍陂。
去與秦人采,來扶楚客衰。
藥中稱國老,我懶豈能醫。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司馬君實遺甘草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司馬君實遺甘草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美麗的草將被用作拐杖,孤身一人在馬嶺上行走的情景。詩人難以跟隨荷筱叟(指司馬君實)一同前往化龍陂,而寧愿前往秦地采藥,來幫助衰弱的楚客。詩中提到了國老(指司馬君實),稱他為藥中之國老,但詩人自己卻懶得去醫治自己。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助人精神的贊美。詩中的美草象征著友誼和幫助,而孤生馬嶺則象征著困難和危險。詩人選擇了幫助衰弱的楚客,而不是跟隨荷筱叟,顯示了他對友情和助人的珍視。詩中的國老司馬君實被稱為藥中之國老,暗示他在醫藥方面有著深厚的知識和經驗。然而,詩人卻表示自己懶得去醫治自己,可能是在表達自己的無能和自嘲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助人精神的思考和贊美。同時,詩中的自嘲也給人以深思,引發讀者對于自身態度和行為的反思。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梅堯臣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內涵。
“我懶豈能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mǎ jūn shí yí gān cǎo zhàng
司馬君實遺甘草杖
měi cǎo jiāng wèi zhàng, gū shēng mǎ lǐng wēi.
美草將為杖,孤生馬嶺危。
nán cóng hé xiǎo sǒu, níng rù huà lóng bēi.
難從荷筱叟,寧入化龍陂。
qù yǔ qín rén cǎi, lái fú chǔ kè shuāi.
去與秦人采,來扶楚客衰。
yào zhōng chēng guó lǎo, wǒ lǎn qǐ néng yī.
藥中稱國老,我懶豈能醫。
“我懶豈能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