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將海松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將海松歸”全詩
伯公歷將相,兄弟皆烜赫。
前罷永嘉守,民俗遮阡陌。
獨將海松歸,夸與都下客。
今去烏江邊,寂寞空舊跡。
當求虞姬草,無風舞隨拍。
城頭可曠望,千里波月白。
俱助使君歡,平時遺吏責。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陳郎中知和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陳郎中知和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藹藹尚書郎,出為二千石。
伯公歷將相,兄弟皆烜赫。
前罷永嘉守,民俗遮阡陌。
獨將海松歸,夸與都下客。
今去烏江邊,寂寞空舊跡。
當求虞姬草,無風舞隨拍。
城頭可曠望,千里波月白。
俱助使君歡,平時遺吏責。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陳郎中去知和州的情景。陳郎中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官員,出任二千石的職位,而他的兄弟們也都是顯赫的人物。在此之前,他曾擔任永嘉守,但由于當地的民俗習慣和阡陌的遮擋,他感到壓抑和無奈。現在他獨自帶著對海松的夸獎回到都城,向城下的客人炫耀。然而,他即將前往烏江邊,那里是寂寞而空舊的地方。他希望能夠尋找到虞姬般的草,即使沒有風,也能隨著他的拍打舞動。站在城頭,他可以遠眺,看到波光粼粼的千里江水和皎潔的月光。他希望自己的離去能給使君帶來歡樂,同時也感到對平時照顧他的吏員的愧疚。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陳郎中的離別之情,展現了他對過去職位的壓抑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海松、虞姬草、烏江和月光,以增強詩意的表達。同時,通過對陳郎中的贊美和對使君和吏員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對忠誠和友情的贊美。整首詩詞以平淡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感慨。
“獨將海松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 láng zhōng zhī hé zhōu
送陳郎中知和州
ǎi ǎi shàng shū láng, chū wèi èr qiān dàn.
藹藹尚書郎,出為二千石。
bó gōng lì jiàng xiàng, xiōng dì jiē xuǎn hè.
伯公歷將相,兄弟皆烜赫。
qián bà yǒng jiā shǒu, mín sú zhē qiān mò.
前罷永嘉守,民俗遮阡陌。
dú jiāng hǎi sōng guī, kuā yǔ dū xià kè.
獨將海松歸,夸與都下客。
jīn qù wū jiāng biān, jì mò kōng jiù jī.
今去烏江邊,寂寞空舊跡。
dāng qiú yú jī cǎo, wú fēng wǔ suí pāi.
當求虞姬草,無風舞隨拍。
chéng tóu kě kuàng wàng, qiān lǐ bō yuè bái.
城頭可曠望,千里波月白。
jù zhù shǐ jūn huān, píng shí yí lì zé.
俱助使君歡,平時遺吏責。
“獨將海松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