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菖蒲未見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上菖蒲未見花”全詩
石上菖蒲未見花,蒙頂茶牙初似觜。
采時應憶故園春,故園開焙亦思人。
其間杜鵑不中聽,掩耳聊看錦雉馴。
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節隨鱗起。
斫取他年跨馬歸,劍棧秦山多折箠。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崔黃臣殿丞之任廬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崔黃臣殿丞之任廬山》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驊駒西行四千里,
直度經橋百尋水。
石上菖蒲未見花,
蒙頂茶牙初似觜。
這首詩詞以送別崔黃臣殿丞離任廬山為主題。首句描述了崔黃臣殿丞離開廬山,駿馬奔馳四千里的場景。第二句描繪了他們直接穿過百尺深的水橋。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石上的菖蒲還未開花,而蒙頂的茶牙剛剛露出嫩芽。
采時應憶故園春,
故園開焙亦思人。
其間杜鵑不中聽,
掩耳聊看錦雉馴。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故園春天的懷念,采摘時應該會想起故園的春天。而故園的開花和烘焙也會讓人思念起親人。然而,其中的杜鵑的聲音并不好聽,詩人選擇掩耳不聽,只看馴服的錦雉。
青崖鞭垂瘦蛇尾,
仙人掐節隨鱗起。
斫取他年跨馬歸,
劍棧秦山多折箠。
最后兩句描繪了青崖上垂下的鞭子,宛如瘦蛇的尾巴。仙人掐節隨著魚鱗一起起伏。這里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希望能夠斬取敵人,騎馬歸來。然而,劍棧在秦山上已經折斷了很多次,暗示了歷經戰亂的辛酸。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懷念和期待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崔黃臣殿丞的送別和對未來的希望。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石上菖蒲未見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uī huáng chén diàn chéng zhī rèn lú shān
送崔黃臣殿丞之任廬山
huá jū xī xíng sì qiān lǐ, zhí dù jīng qiáo bǎi xún shuǐ.
驊駒西行四千里,直度經橋百尋水。
shí shàng chāng pú wèi jiàn huā, méng dǐng chá yá chū shì zī.
石上菖蒲未見花,蒙頂茶牙初似觜。
cǎi shí yīng yì gù yuán chūn, gù yuán kāi bèi yì sī rén.
采時應憶故園春,故園開焙亦思人。
qí jiān dù juān bù zhōng tīng, yǎn ěr liáo kàn jǐn zhì xún.
其間杜鵑不中聽,掩耳聊看錦雉馴。
qīng yá biān chuí shòu shé wěi, xiān rén qiā jié suí lín qǐ.
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節隨鱗起。
zhuó qǔ tā nián kuà mǎ guī, jiàn zhàn qín shān duō zhé chuí.
斫取他年跨馬歸,劍棧秦山多折箠。
“石上菖蒲未見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