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必為寶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必為寶玩”全詩
已遭俗棄擲,妄意堪憤惋。
他時有識別,終必為寶玩。
懷之歸河朔,慎勿輒熔鍛。
改作毛遂錐,穎脫奚足算。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甥蔡駰下第還廣平》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甥蔡駰下第還廣平》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你手持著金錯刀,不去刺穿鵝眼。已經被世俗所拋棄,妄意令人憤慨。將來有人識別它的價值,必定會視為珍寶。請將它帶回河朔之地,謹慎地不要隨意熔煉。將它改作毛遂錐,穎脫奚足算。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價值被忽視的物品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金錯刀象征著一種被世俗所忽視的才華或品質。詩人希望將這種被低估的價值帶回河朔之地,寄望將來有人能夠認識到它的珍貴。詩人還提到了將金錯刀改作毛遂錐的意圖,這是一種轉變和提升,希望通過改變形態來展現其真正的價值。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金錯刀的形象,抒發了詩人對于被世俗忽視的價值的思考和感慨。金錯刀被詩人視為一種被低估的寶物,他希望將其帶回河朔之地,期待有人能夠認識到它的珍貴。詩人還提到了將金錯刀改作毛遂錐的想法,這是一種轉變和提升,意味著通過改變形態來展現真正的價值。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啟發和思考的余地。
“終必為寶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ēng cài yīn xià dì hái guǎng píng
送甥蔡駰下第還廣平
ěr chí jīn cuò dāo, bù rù é yǎn guàn.
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
yǐ zāo sú qì zhì, wàng yì kān fèn wǎn.
已遭俗棄擲,妄意堪憤惋。
tā shí yǒu shí bié, zhōng bì wèi bǎo wán.
他時有識別,終必為寶玩。
huái zhī guī hé shuò, shèn wù zhé róng duàn.
懷之歸河朔,慎勿輒熔鍛。
gǎi zuò máo suì zhuī, yǐng tuō xī zú suàn.
改作毛遂錐,穎脫奚足算。
“終必為寶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