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化本從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化本從召”全詩
風化本從召,河山來自秦。
選良出舊詔,出守必名臣。
導從馳千騎,朱丹照兩輪。
宴杯深畏卯,湖水凈連申。
重見甘棠詠,爭傳樂府新。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王待制知陜府》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待制知陜府》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王待制去陜府任職的場景,表達了對王待制的贊美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周尊夾輔,西漢重行春。
風化本從召,河山來自秦。
選良出舊詔,出守必名臣。
導從馳千騎,朱丹照兩輪。
宴杯深畏卯,湖水凈連申。
重見甘棠詠,爭傳樂府新。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送別王待制的情景展開。首先,詩人通過東周和西漢的典故,表達了對王待制的崇敬之情。東周和西漢都是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朝代,詩人將其與王待制的行動相對應,彰顯了他的重要性和價值。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風化和河山,暗示著王待制的才干和能力源自于他所在的地方。風化指的是社會風尚和文化傳承,河山則代表著國家的疆土和自然景觀。這兩者共同塑造了王待制的品質和能力。
詩中還提到了選拔優秀人才和出任官職的過程。詩人稱贊了王待制的才干和名望,認為他是經過嚴格選拔的杰出人才,出任官職必然會成為一位杰出的官員。
最后,詩人以宴會和湖水的描繪,表達了對王待制的深深敬畏之情。宴杯深畏卯,意味著詩人對王待制的敬重和欽佩。湖水凈連申,暗示著王待制的清廉和高尚品質。
整首詩詞通過對王待制的贊美和祝福,展現了作者對他的敬仰和對他未來事業的美好期望。同時,詩中運用了典故和意象的手法,使詩詞更加豐富和富有意境。
“風化本從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dài zhì zhī shǎn fǔ
送王待制知陜府
dōng zhōu zūn jiā fǔ, xī hàn chóng xíng chūn.
東周尊夾輔,西漢重行春。
fēng huà běn cóng zhào, hé shān lái zì qín.
風化本從召,河山來自秦。
xuǎn liáng chū jiù zhào, chū shǒu bì míng chén.
選良出舊詔,出守必名臣。
dǎo cóng chí qiān qí, zhū dān zhào liǎng lún.
導從馳千騎,朱丹照兩輪。
yàn bēi shēn wèi mǎo, hú shuǐ jìng lián shēn.
宴杯深畏卯,湖水凈連申。
zhòng jiàn gān táng yǒng, zhēng chuán yuè fǔ xīn.
重見甘棠詠,爭傳樂府新。
“風化本從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