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闊馬蹄行未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沙闊馬蹄行未窮”全詩
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闊馬蹄行未窮。
隴上牛羊沖密霰,帳前徒御立酸風。
歸時莫問程多少,卻到河湟杏萼紅。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王景彝學士使虜》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景彝學士使虜》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送別王景彝學士出使遼國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期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持節共知過碣石,銜蘆相背有飛鴻。
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闊馬蹄行未窮。
隴上牛羊沖密霰,帳前徒御立酸風。
歸時莫問程多少,卻到河湟杏萼紅。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送別王景彝學士出使遼國,表達了對他的關切和祝福。詩中通過描繪景物和氣候的變化,表達了對他行程的艱辛和未知的歸途。作者用地寒、沙闊、牛羊沖密霰等形象描繪了邊疆的艱苦環境,同時也表達了對王景彝學士的敬佩之情。
賞析上,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邊疆的艱苦和不確定性。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邊疆的嚴寒和廣袤的沙漠之中,使人感受到了行軍的艱辛和不易。詩詞的結尾,以河湟杏萼紅的景象,表達了對王景彝學士歸來的期待和祝福。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王景彝學士的送別和祝福,同時展現了邊疆的艱苦和不易。它以細膩的筆觸和意象的運用,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現了梅堯臣獨特的藝術才華。
“沙闊馬蹄行未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jǐng yí xué shì shǐ lǔ
送王景彝學士使虜
chí jié gòng zhī guò jié shí, xián lú xiāng bèi yǒu fēi hóng.
持節共知過碣石,銜蘆相背有飛鴻。
dì hán hú yè zhe bù nuǎn, shā kuò mǎ tí xíng wèi qióng.
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闊馬蹄行未窮。
lǒng shàng niú yáng chōng mì sǎn, zhàng qián tú yù lì suān fēng.
隴上牛羊沖密霰,帳前徒御立酸風。
guī shí mò wèn chéng duō shǎo, què dào hé huáng xìng è hóng.
歸時莫問程多少,卻到河湟杏萼紅。
“沙闊馬蹄行未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