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在鐵牛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郡在鐵牛旁”全詩
此樹且能久,後人宜不忘。
君從金馬去,郡在鐵牛旁。
山色臨關險,河聲出地長。
樽無空美酒,魚必薦嘉魴。
天子憂民切,行當務勸桑。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祖擇之赴陜府》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祖擇之赴陜府》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祖擇之赴陜府的情景,并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期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古來分陜重,猶有召公棠。
此樹且能久,后人宜不忘。
君從金馬去,郡在鐵牛旁。
山色臨關險,河聲出地長。
樽無空美酒,魚必薦嘉魴。
天子憂民切,行當務勸桑。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送別和對祖擇的祝福展開。首先,詩人提到古代分封陜地的重要性,比喻祖擇在陜府的任職也同樣重要。接著,詩人以"召公棠"來比喻祖擇,意味著他將在陜府扮演重要的角色,且他的事業將長久流傳。
詩詞的賞析中,詩人描述了祖擇離開的情景。他騎著金馬離去,而陜府則位于鐵牛旁邊。這里的山色險峻,河水奔騰,給人一種壯麗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這些自然景觀,增強了離別的感傷和對祖擇的留戀之情。
在詩詞的最后兩句中,詩人提到了樽中沒有空美酒,但魚卻會薦上嘉魴。這里的意思是,盡管天子憂民切,但祖擇在陜府的任職將會有所作為,為人民帶來福祉。最后一句"行當務勸桑"則是詩人對祖擇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努力工作,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情景和對祖擇的祝福,表達了詩人對祖擇的贊美和期望,同時也展示了陜府的壯麗景色和祖擇在任職中的重要性。
“郡在鐵牛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ǔ zé zhī fù shǎn fǔ
送祖擇之赴陜府
gǔ lái fēn shǎn zhòng, yóu yǒu zhào gōng táng.
古來分陜重,猶有召公棠。
cǐ shù qiě néng jiǔ, hòu rén yí bù wàng.
此樹且能久,後人宜不忘。
jūn cóng jīn mǎ qù, jùn zài tiě niú páng.
君從金馬去,郡在鐵牛旁。
shān sè lín guān xiǎn, hé shēng chū dì zhǎng.
山色臨關險,河聲出地長。
zūn wú kōng měi jiǔ, yú bì jiàn jiā fáng.
樽無空美酒,魚必薦嘉魴。
tiān zǐ yōu mín qiè, háng dāng wù quàn sāng.
天子憂民切,行當務勸桑。
“郡在鐵牛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