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空屏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心空屏營”全詩
五月菖蒲草,千年檇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烏夜鳴。
吳越滅已久,客心空屏營。
落日孤亭間,悠悠鍾磬聲。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題嘉興永樂院檇李亭》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嘉興永樂院檇李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土化吳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檇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烏夜鳴。
吳越滅已久,客心空屏營。
落日孤亭間,悠悠鍾磬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題嘉興永樂院檇李亭為題,通過描繪亭中景物和表達作者的情感,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首先,詩中提到了土化吳王甲和骨朽越王兵,這是指吳越兩國的王朝已經土崩瓦解、英勇的王侯們早已化為塵土,他們的士兵也已經朽骨化灰。這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人事的更迭,王朝的興衰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避免的。
接著,詩中描繪了五月的菖蒲草和千年的檇李城。菖蒲是五月的象征,而檇李是一種古老的植物,這里用來象征城市的歷史悠久。這兩者相對立,凸顯了時間的長久和滄桑感。
然后,詩中描述了蒲根蛙的怒嚎和城中烏鴉的夜鳴。這里運用了動物的形象來烘托氛圍,蒲根蛙的怒嚎和城中烏鴉的夜鳴都是寂靜中的聲音,給人一種凄涼和孤寂的感覺。這也暗示了吳越兩國的滅亡已經過去很久,但人們的心靈仍然感到空蕩和寂寞。
最后,詩中提到了落日和孤亭,以及悠悠的鍾磬聲。落日和孤亭都給人一種寂寞和迷茫的感覺,而鍾磬聲則是對過去時光的回響和對歷史的緬懷。整個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運用意象,表達了對歷史的沉思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它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傳遞出深沉的情感,讓讀者對歷史和生命的脆弱有所思考。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人事更迭的感慨,喚起了讀者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思索。
“客心空屏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iā xīng yǒng lè yuàn zuì lǐ tíng
題嘉興永樂院檇李亭
tǔ huà wú wáng jiǎ, gǔ xiǔ yuè wáng bīng.
土化吳王甲,骨朽越王兵。
wǔ yuè chāng pú cǎo, qiān nián zuì lǐ chéng.
五月菖蒲草,千年檇李城。
pú gēn wā nù háo, chéng zhōng wū yè míng.
蒲根蛙怒嚎,城中烏夜鳴。
wú yuè miè yǐ jiǔ, kè xīn kōng bīng yíng.
吳越滅已久,客心空屏營。
luò rì gū tíng jiān, yōu yōu zhōng qìng shēng.
落日孤亭間,悠悠鍾磬聲。
“客心空屏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