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唯犬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行唯犬隨”全詩
荒徑已風急,獨行唯犬隨。
荊扉候不掩,稚子望先知。
自是一生樂,何須閭井為。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田人夜歸》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田人夜歸》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田收野更迥,
墟里隔煙陂。
荒徑已風急,
獨行唯犬隨。
荊扉候不掩,
稚子望先知。
自是一生樂,
何須閭井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田間勞作的農人夜歸的場景。農人看到田地里的莊稼已經成熟,野外的景色也開始改變。在回家的路上,他經過村莊,但村莊的煙火隔著一片鳥尾湖而看不見。他走在一條荒涼的小徑上,寒風呼嘯,只有一只狗跟隨著他。他到達家門口時,發現門沒有關上,他的孩子正期待著他的歸來。詩人表達了農人對勞作的樂趣和家庭的溫暖的向往,認為這種簡樸的生活已經足夠幸福,無需追求世俗的榮華富貴。
賞析:
《田人夜歸》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農人的日常生活情景,通過描繪農人歸家的路途和家庭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和家庭溫暖的向往。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生動,通過描述野外的景色和戶外的氣氛,凸顯了農人夜間歸家的艱辛。同時,詩人運用對比手法,通過描繪荒涼的小徑和獨自行走的農人,與孩子期待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家庭的溫馨與幸福。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贊美,認為真正的快樂在于內心的滿足,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名利和榮華。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練、質樸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普通農人的生活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家庭情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和家庭溫暖的向往,并呼吁人們尋找內心的滿足與快樂,不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擾。
“獨行唯犬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n rén yè guī
田人夜歸
tián shōu yě gèng jiǒng, xū lǐ gé yān bēi.
田收野更迥,墟里隔煙陂。
huāng jìng yǐ fēng jí, dú xíng wéi quǎn suí.
荒徑已風急,獨行唯犬隨。
jīng fēi hòu bù yǎn, zhì zǐ wàng xiān zhī.
荊扉候不掩,稚子望先知。
zì shì yī shēng lè, hé xū lǘ jǐng wèi.
自是一生樂,何須閭井為。
“獨行唯犬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