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題鳳向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堪題鳳向人”全詩
雨中烏帽至,門外綠苔新。
不殺雞為具,堪題鳳向人。
山公識墨在,知我舊來貧。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吳正仲見訪回日暮必未晚膳因以解嘲》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正仲見訪回日暮必未晚膳因以解嘲》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吳正仲回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但還不算晚。他為了解嘲,特意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整天都沒有車馬的聲音,只有鄰居家竹林中的清風聲。雨中,他戴著烏帽子來到我家,門外的綠苔顯得新鮮。他沒有殺雞來做菜,而是拿鳳凰的形象來題詩。山公認出了我的字跡,知道我一直以來都很貧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樸實而富有情趣的場景。詩人以吳正仲回家的情景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環境和人物行為,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贊美和對詩意的追求。詩中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友誼的珍視,同時也表達了對貧困生活的坦然和對墨跡的自豪。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詩意的追求。詩人通過描繪吳正仲回家的情景,以及周圍的自然環境,展現了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詩中的"永日無車馬,閑坊有竹鄰"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而"雨中烏帽至,門外綠苔新"則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詩人沒有殺雞來做菜,而是用鳳凰的形象來題詩,顯示了他對詩意的追求和對藝術的熱愛。最后,詩人提到山公認出了他的字跡,表達了對自己才華的自豪和對友誼的珍視。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詩意和友誼的追求。它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受。
“堪題鳳向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zhèng zhòng jiàn fǎng huí rì mù bì wèi wǎn shàn yīn yǐ jiě cháo
吳正仲見訪回日暮必未晚膳因以解嘲
yǒng rì wú chē mǎ, xián fāng yǒu zhú lín.
永日無車馬,閑坊有竹鄰。
yǔ zhōng wū mào zhì, mén wài lǜ tái xīn.
雨中烏帽至,門外綠苔新。
bù shā jī wèi jù, kān tí fèng xiàng rén.
不殺雞為具,堪題鳳向人。
shān gōng shí mò zài, zhī wǒ jiù lái pín.
山公識墨在,知我舊來貧。
“堪題鳳向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