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逢南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日逢南國”全詩
招魂傳楚客,撫節見靈巫。
蒿艾因時采,蛟龍為俗驅。
清樽與鵝炙,忻此故人俱。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五日與陳真卿飲》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日與陳真卿飲》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日逢南國,三年別舊都。
在每逢五日的時候,我與陳真卿相聚在南國,已有三年未曾見面。
招魂傳楚客,撫節見靈巫。
我們像招魂一樣相互傳遞思念,就像楚地的客人一樣;我們也像撫摸著節物一樣,見到了靈巫。
蒿艾因時采,蛟龍為俗驅。
我們采集了適時的蒿艾,用以驅散俗世的煩憂。
清樽與鵝炙,忻此故人俱。
我們暢飲美酒,品嘗著烤鵝,共同享受這美好的時刻。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與陳真卿相聚的喜悅之情。五日逢南國,象征著特定的日子,可能是兩人約定的見面日。三年別舊都,說明兩人已有三年未曾相見,因此這次相聚顯得格外珍貴。招魂傳楚客,撫節見靈巫,通過這兩句,作者表達了對陳真卿的思念之情,以及兩人相聚時的喜悅。蒿艾因時采,蛟龍為俗驅,這兩句描繪了兩人在相聚時采集蒿艾以驅散俗世的煩憂,象征著兩人在一起能夠忘卻塵世的煩惱。清樽與鵝炙,忻此故人俱,最后兩句表達了兩人共同品嘗美酒、美食的愉悅心情,共同享受這難得的相聚時刻。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與陳真卿相聚的喜悅和對友誼的珍視。通過描繪兩人相聚時的情景和共同的愉悅體驗,詩詞傳遞了一種深厚的情感和友情的真摯。同時,詩中運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五日、蒿艾、蛟龍等,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性。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時刻的向往,給人以溫暖和愉悅的感受。
“五日逢南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rì yǔ chén zhēn qīng yǐn
五日與陳真卿飲
wǔ rì féng nán guó, sān nián bié jiù dū.
五日逢南國,三年別舊都。
zhāo hún chuán chǔ kè, fǔ jié jiàn líng wū.
招魂傳楚客,撫節見靈巫。
hāo ài yīn shí cǎi, jiāo lóng wèi sú qū.
蒿艾因時采,蛟龍為俗驅。
qīng zūn yǔ é zhì, xīn cǐ gù rén jù.
清樽與鵝炙,忻此故人俱。
“五日逢南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