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節終朝酒自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靖節終朝酒自傾”全詩
苦苦來招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季野見招》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季野見招》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悲憂如路去無程,
靖節終朝酒自傾。
苦苦來招為醉伴,
西山不使伯夷清。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憂之情。詩人感到憂傷和痛苦,就像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樣漫長。他在日復一日的平靜生活中,傾瀉自己的憂愁,沉醉于酒中。他苦苦地邀請別人與他一同醉倒,但西山的伯夷卻不愿意放棄他的清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詩人通過比喻將自己的憂愁形容為一條沒有盡頭的路,強調了他的痛苦感和無法擺脫的困境。他在日常生活中尋求酒精的安慰,試圖通過醉酒來逃避現實的痛苦。然而,他的邀請卻被西山的伯夷所拒絕,伯夷堅守清醒的原則,不愿意放棄自己的節操。這種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整首詩詞以悲憂為主題,通過對自身痛苦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無奈。同時,通過對伯夷的描寫,詩人也表達了對清醒和節操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通過對情感和人物形象的描繪,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靖節終朝酒自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jì yě jiàn zhāo
依韻和季野見招
bēi yōu rú lù qù wú chéng, jìng jié zhōng cháo jiǔ zì qīng.
悲憂如路去無程,靖節終朝酒自傾。
kǔ kǔ lái zhāo wèi zuì bàn, xī shān bù shǐ bó yí qīng.
苦苦來招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靖節終朝酒自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