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居窮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憔悴居窮閻”全詩
君何以名虛,每來車馬淹。
經術素所淺,道義安得漸。
獨有寒苦吟,可與前古兼。
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窮閻。
愁鳴無好音,亟別空顧瞻。
詩言留彼美,欲和慚無鹽。
短兵當長戈,焉得不盡殲。
又如握枯蒿,逆風乘烈炎。
膏肓靡自療,誰復望針砭。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李察推留別》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李察推留別》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我學猶肥腱,一食輒易厭。
雖然我學問淵博,但是一旦得到滿足,就容易感到厭倦。
君何以名虛,每來車馬淹。
你為何自稱虛名,每次來訪總是被繁忙的車馬所耽擱。
經術素所淺,道義安得漸。
我的學問雖然淺薄,但是道義之理如何能夠逐漸增長。
獨有寒苦吟,可與前古兼。
唯有在寒苦中吟詠,才能與前代的偉大詩人相媲美。
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窮閻。
如今我懷抱著悲哀和憂愁,疲憊不堪地居住在貧窮的地方。
愁鳴無好音,亟別空顧瞻。
憂愁的呼聲沒有美好的音樂,急切地告別,空空地回望。
詩言留彼美,欲和慚無鹽。
詩詞中留下了對他人美好的贊美,但我卻感到自己的作品平淡無味。
短兵當長戈,焉得不盡殲。
面對長兵的攻擊,如何能夠不被徹底擊敗。
又如握枯蒿,逆風乘烈炎。
就像握住干枯的蒿草,在逆風中乘坐烈炎。
膏肓靡自療,誰復望針砭。
身體的傷痛無法自行治愈,又有誰能期望到針砭的醫治。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學問淺薄、生活困苦的憂愁和無奈之情。他感到自己的詩詞平淡無味,無法與前代偉大的詩人相媲美。同時,他也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命運的無奈。整首詩詞以自嘲和悲涼的語調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憔悴居窮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lǐ chá tuī liú bié
依韻和李察推留別
wǒ xué yóu féi jiàn, yī shí zhé yì yàn.
我學猶肥腱,一食輒易厭。
jūn hé yǐ míng xū, měi lái chē mǎ yān.
君何以名虛,每來車馬淹。
jīng shù sù suǒ qiǎn, dào yì ān dé jiàn.
經術素所淺,道義安得漸。
dú yǒu hán kǔ yín, kě yǔ qián gǔ jiān.
獨有寒苦吟,可與前古兼。
jīn zhě bào bēi āi, qiáo cuì jū qióng yán.
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窮閻。
chóu míng wú hǎo yīn, jí bié kōng gù zhān.
愁鳴無好音,亟別空顧瞻。
shī yán liú bǐ měi, yù hé cán wú yán.
詩言留彼美,欲和慚無鹽。
duǎn bīng dāng zhǎng gē, yān dé bù jìn jiān.
短兵當長戈,焉得不盡殲。
yòu rú wò kū hāo, nì fēng chéng liè yán.
又如握枯蒿,逆風乘烈炎。
gāo huāng mí zì liáo, shuí fù wàng zhēn biān.
膏肓靡自療,誰復望針砭。
“憔悴居窮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