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天地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知天地情”全詩
將令百果實,競振群蟲聲。
陶令欲收秫,豳人思誓觥。
更吟君麗句,誰為寫鍾評。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李宰秋思》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李宰秋思》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片葉子隨風起舞,已經感知到天地間的情感。它們將會使百果結實,引發眾多昆蟲的歡聲。像陶淵明想要收割莊稼一樣,像豳人思念故鄉一樣。我還要吟唱出你美麗的句子,誰來評價這首鐘愛之作。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葉子隨風起舞,象征著自然界的變化和流動,也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變遷。作者通過描繪百果結實和昆蟲的歡聲,表達了自然界的豐富和生機,以及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陶淵明和豳人的思念,展現了對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葉子隨風起舞與百果結實、昆蟲歡聲相對照,突出了自然界的豐富和生機。同時,通過提及陶淵明和豳人,詩人表達了對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整首詩詞意境明朗,情感真摯,給人以愉悅和思考的空間。
“已知天地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lǐ zǎi qiū sī
依韻和李宰秋思
yī yè yǔ fēng wǔ, yǐ zhī tiān dì qíng.
一葉與風舞,已知天地情。
jiàng lìng bǎi guǒ shí, jìng zhèn qún chóng shēng.
將令百果實,競振群蟲聲。
táo lìng yù shōu shú, bīn rén sī shì gōng.
陶令欲收秫,豳人思誓觥。
gèng yín jūn lì jù, shuí wèi xiě zhōng píng.
更吟君麗句,誰為寫鍾評。
“已知天地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