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頭安得卷輕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槎頭安得卷輕輪”全詩
流烏不轉天邊日,乘馬猶知果下人。
空渴魏臺冰在并,從悲楚客淚緣巾。
炎炎赫日偏憎老,眼耳昏聾半塞塵。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王景彝憶秋》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王景彝憶秋》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隴首欲看飛去云,
槎頭安得卷輕輪。
流烏不轉天邊日,
乘馬猶知果下人。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景象。詩人站在隴山之巔,希望能夠看到飛翔的云彩,但是云彩卻像槎頭一樣無法卷起輕盈的車輪。這里通過云彩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卻受到現實的限制。
流烏不轉天邊日,乘馬猶知果下人。這兩句詩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的感慨。烏鴉在天空中飛翔,卻無法改變太陽的位置,而乘坐馬匹的人們卻能夠意識到果實已經成熟,下來采摘。這里通過烏鴉和果實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無情流逝的感嘆。
空渴魏臺冰在并,
從悲楚客淚緣巾。
炎炎赫日偏憎老,
眼耳昏聾半塞塵。
這兩句詩描繪了炎熱的夏天,詩人感嘆炎熱的太陽似乎特別厭惡老人,老人的眼睛和耳朵都變得遲鈍,仿佛被塵土堵塞了一般。這里通過描寫老人的身體狀況,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和衰老的感慨。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詩意更加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槎頭安得卷輕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wáng jǐng yí yì qiū
依韻和王景彝憶秋
lǒng shǒu yù kàn fēi qù yún, chá tóu ān dé juǎn qīng lún.
隴首欲看飛去云,槎頭安得卷輕輪。
liú wū bù zhuǎn tiān biān rì, chéng mǎ yóu zhī guǒ xià rén.
流烏不轉天邊日,乘馬猶知果下人。
kōng kě wèi tái bīng zài bìng, cóng bēi chǔ kè lèi yuán jīn.
空渴魏臺冰在并,從悲楚客淚緣巾。
yán yán hè rì piān zēng lǎo, yǎn ěr hūn lóng bàn sāi chén.
炎炎赫日偏憎老,眼耳昏聾半塞塵。
“槎頭安得卷輕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