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憶重游泛木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憶重游泛木蘭”全詩
吟余隴首云初散,唱盡陽關露已寒。
不管星河漸西落,自將煙水去程寬。
當時坐客各南北,誰憶重游泛木蘭。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許主客北樓夜會》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依韻許主客北樓夜會》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一日能逢幾笑歡,
高樓紅蠟滴金盤。
吟余隴首云初散,
唱盡陽關露已寒。
不管星河漸西落,
自將煙水去程寬。
當時坐客各南北,
誰憶重游泛木蘭。
中文譯文:
一天之中能夠遇到幾次歡笑,
高樓上的紅色蠟燭滴在金盤上。
吟唱之余,秋隴的云初散,
歌聲唱盡了陽關,露水已經寒冷。
不論星河逐漸西落,
我將自己與煙水一同離去,旅途寬廣。
當時坐在一起的客人分別在南北,
誰還記得共同游玩的時光,漫游在木蘭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北樓夜會的場景,表現了主客之間的歡樂和離別的情感。詩人通過描寫笑聲和高樓上的紅蠟滴在金盤上,營造了歡樂和熱鬧的氛圍。在吟唱歌曲之余,秋天的云彩已經散去,陽關的露水已經變冷,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離別的悲傷。
詩人表示不管星河如何逐漸西落,他將自己融入煙水之中,意味著他將遠離此處,展開新的旅程,并且希望旅途會更加寬廣。最后兩句表達了當時坐在一起的客人分別在南北,往事已成過去,誰還會記得共同游玩的時光,漫游在木蘭之間。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歡樂和離別的情感。通過描寫具體的情景和意象,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同時也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
“誰憶重游泛木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xǔ zhǔ kè běi lóu yè huì
依韻許主客北樓夜會
yī rì néng féng jǐ xiào huān, gāo lóu hóng là dī jīn pán.
一日能逢幾笑歡,高樓紅蠟滴金盤。
yín yú lǒng shǒu yún chū sàn, chàng jǐn yáng guān lù yǐ hán.
吟余隴首云初散,唱盡陽關露已寒。
bù guǎn xīng hé jiàn xī luò, zì jiāng yān shuǐ qù chéng kuān.
不管星河漸西落,自將煙水去程寬。
dāng shí zuò kè gè nán běi, shuí yì zhòng yóu fàn mù lán.
當時坐客各南北,誰憶重游泛木蘭。
“誰憶重游泛木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