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寒齋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人寒齋會”全詩
尺素走下隸,一奩來遠郊。
中黃比玉質,外刺同芡苞。
野人寒齋會,山爐夜火炮。
梨慚小兒嗜,茗憶麤官拋。
此焉真可貺,遽爾及衡茅。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尹陽尉耿傳惠新栗》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尹陽尉耿傳惠新栗》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色的秋天,氣息已經強勁,
霜已經結實了茂密的樹梢。
我騎著白馬,離開了城隍廟,
帶著一簍新鮮的栗子來到了遠郊。
栗子的內部黃色像玉一樣美麗,
外面的刺和芡實一樣緊密。
在野人的寒齋里,我們聚會,
山爐中的夜火熊熊燃燒。
小孩子們喜歡吃梨,我卻懷念
曾經在官場上拋棄的粗茶。
這樣的事情真的值得慶賀,
突然間我想到了衡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在鄉村的一次經歷。詩人騎著白馬離開城隍廟,帶著一簍新鮮的栗子來到了遠郊。詩中的金色秋天和結實的樹梢,以及栗子的黃色和外部的刺,都展現了秋天的豐收和豐富多彩的景象。
詩人在野人的寒齋里與他們聚會,山爐中的夜火熊熊燃燒,給人一種溫暖和歡樂的感覺。詩人提到自己懷念在官場上拋棄的粗茶,表達了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和對過去的回憶。
最后兩句“這樣的事情真的值得慶賀,突然間我想到了衡茅”,表達了詩人對這次經歷的贊美和慶賀,同時也暗示了對衡茅的思念。衡茅是指衡山和茅山,這里可能象征著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詩人在鄉村的經歷,表達了對豐收和樸素生活的贊美,以及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
“野人寒齋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yáng wèi gěng chuán huì xīn lì
尹陽尉耿傳惠新栗
jīn xíng qì yǐ jìn, shuāng shí fán lín shāo.
金行氣已勁,霜實繁林梢。
chǐ sù zǒu xià lì, yī lián lái yuǎn jiāo.
尺素走下隸,一奩來遠郊。
zhōng huáng bǐ yù zhì, wài cì tóng qiàn bāo.
中黃比玉質,外刺同芡苞。
yě rén hán zhāi huì, shān lú yè huǒ pào.
野人寒齋會,山爐夜火炮。
lí cán xiǎo ér shì, míng yì cū guān pāo.
梨慚小兒嗜,茗憶麤官拋。
cǐ yān zhēn kě kuàng, jù ěr jí héng máo.
此焉真可貺,遽爾及衡茅。
“野人寒齋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