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袁氏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洛陽袁氏塢”全詩
洛陽袁氏塢,此竹舊移來。
雪霰飽已久,竅星誰為開。
與君作龍吟,吹發江南海。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張仲通追賦洛中雜題和嘗歷覽者六章其六蘄竹》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仲通追賦洛中雜題和嘗歷覽者六章其六蘄竹》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洛陽袁氏塢中的一株蘄竹,以及與友人一起吹奏長笛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顋肥節腦瘦,蘄水長笛材。
洛陽袁氏塢,此竹舊移來。
雪霰飽已久,竅星誰為開。
與君作龍吟,吹發江南海。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蘄竹的形態和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友情的珍視。
詩中的“顋肥節腦瘦”形容了蘄竹的形態,意味著竹子的頂端豐滿而節間瘦弱。接著,詩人提到這株蘄竹是從洛陽袁氏塢移植而來,暗示了這株竹子的歷史和來歷。
下一句“雪霰飽已久,竅星誰為開”描繪了竹子上積雪已經很久,而竹子的竹節間隙中的星星還未展露。這里,雪霰和竅星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觀察和對時間的感悟。
最后兩句“與君作龍吟,吹發江南海”則描繪了作者與友人一起吹奏長笛,以龍吟之聲喚起江南海的景象。這里,龍吟代表著音樂的美妙,也象征著友情的深厚。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蘄竹的形態和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友情的贊美。
“洛陽袁氏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zhòng tōng zhuī fù luò zhōng zá tí hé cháng lì lǎn zhě liù zhāng qí liù qí zhú
張仲通追賦洛中雜題和嘗歷覽者六章其六蘄竹
sāi féi jié nǎo shòu, qí shuǐ cháng dí cái.
顋肥節腦瘦,蘄水長笛材。
luò yáng yuán shì wù, cǐ zhú jiù yí lái.
洛陽袁氏塢,此竹舊移來。
xuě sǎn bǎo yǐ jiǔ, qiào xīng shuí wèi kāi.
雪霰飽已久,竅星誰為開。
yǔ jūn zuò lóng yín, chuī fā jiāng nán hǎi.
與君作龍吟,吹發江南海。
“洛陽袁氏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