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聲不墜世多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家聲不墜世多文”全詩
縣政從來人有望,家聲不墜世多文。
後池分洛貯藍水,高檻看嵩迷嶺云。
主簿堂前七葉樹,手栽應莫已刳焚。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韓文饒贊善宰河南》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韓文饒贊善宰河南》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退之曾作河南宰,
韓氏于今又見君。
縣政從來人有望,
家聲不墜世多文。
后池分洛貯藍水,
高檻看嵩迷嶺云。
主簿堂前七葉樹,
手栽應莫已刳焚。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送別韓文饒贊善宰河南的作品。詩人回顧了韓文饒在河南擔任宰相的經歷,而現在他又要離開河南。詩人認為韓文饒在縣政方面一直備受期望,他的家族聲望也沒有減損,而且他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文人。詩人描繪了后池分洛貯藍水的景色,從高檻上可以看到嵩山云霧繚繞的景象。最后,詩人提到了主簿堂前的七葉樹,這棵樹應該是韓文饒親手種植的,詩人希望這棵樹不要被砍伐焚燒。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韓文饒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詩人通過描繪韓文饒在河南的政績和家族聲望,展現了他在官場和文學上的雙重才華。后池分洛貯藍水和嵩山云霧的描寫,給人以寧靜和壯麗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韓文饒離開河南后的思念之情。最后,詩人對主簿堂前的七葉樹的描述,表達了對韓文饒的深情厚意,希望他的努力和貢獻不會被遺忘。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韓文饒的贊美和送別,展現了詩人對他的敬佩和祝福之情,同時也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和留戀之情。
“家聲不墜世多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án wén ráo zàn shàn zǎi hé nán
送韓文饒贊善宰河南
tuì zhī céng zuò hé nán zǎi, hán shì yú jīn yòu jiàn jūn.
退之曾作河南宰,韓氏于今又見君。
xiàn zhèng cóng lái rén yǒu wàng, jiā shēng bù zhuì shì duō wén.
縣政從來人有望,家聲不墜世多文。
hòu chí fēn luò zhù lán shuǐ, gāo kǎn kàn sōng mí lǐng yún.
後池分洛貯藍水,高檻看嵩迷嶺云。
zhǔ bù táng qián qī yè shù, shǒu zāi yīng mò yǐ kū fén.
主簿堂前七葉樹,手栽應莫已刳焚。
“家聲不墜世多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