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不掩斗與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明不掩斗與氣”全詩
月明不掩斗與氣,鳥啼未歸云點霜。
霜寒月冷古時獄,下有苔蠹之雄鋩。
水方軒眉大靈智,見我西北天門傍。
自言昔有切玉寶,嗟今非後百鏈鋼。
用之補履亦何益,穎脫未如錐處囊。
誰能為封華陰土,背負七星生焜煌。
君去味我書此意,莫嘆淮水來湯湯。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壽州司理張元輿》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壽州司理張元輿》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清澈的河水中倒映著明亮的月光,城墻上有一只烏鴉啼叫。月光照耀下,星斗和氣象依然可見,鳥兒的啼鳴還未停歇,天空中的云朵點綴著霜點。
詩中提到了古時的監獄,寒冷的霜和冷月使得監獄更加冷酷。監獄下面的地面上長滿了苔蘚和蠹蟲。然而,水方軒眉的大靈智卻能看到我在西北天門附近。詩人自言自語,曾經有過切玉寶的經歷,但現在卻只能感嘆不再擁有百鏈鋼的力量。即使用這些寶物來修補鞋履,也無濟于事,因為聰明才智不如錐子放在囊中實用。
詩人希望有人能夠為他封賞華陰的土地,背負著七顆星辰的光芒。他告別了張元輿,希望他能理解自己寫下這些意境。最后,詩人告誡他不要嘆息淮水的波瀾起伏。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夜晚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
“月明不掩斗與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òu zhōu sī lǐ zhāng yuán yú
送壽州司理張元輿
qīng chuān yè liú míng yuè guāng, chéng shàng yǒu wū tí nǚ qiáng.
清川夜流明月光,城上有烏啼女墻。
yuè míng bù yǎn dòu yǔ qì, niǎo tí wèi guī yún diǎn shuāng.
月明不掩斗與氣,鳥啼未歸云點霜。
shuāng hán yuè lěng gǔ shí yù, xià yǒu tái dù zhī xióng máng.
霜寒月冷古時獄,下有苔蠹之雄鋩。
shuǐ fāng xuān méi dà líng zhì, jiàn wǒ xī běi tiān mén bàng.
水方軒眉大靈智,見我西北天門傍。
zì yán xī yǒu qiè yù bǎo, jiē jīn fēi hòu bǎi liàn gāng.
自言昔有切玉寶,嗟今非後百鏈鋼。
yòng zhī bǔ lǚ yì hé yì, yǐng tuō wèi rú zhuī chù náng.
用之補履亦何益,穎脫未如錐處囊。
shuí néng wéi fēng huá yīn tǔ, bēi fù qī xīng shēng kūn huáng.
誰能為封華陰土,背負七星生焜煌。
jūn qù wèi wǒ shū cǐ yì, mò tàn huái shuǐ lái shāng shāng.
君去味我書此意,莫嘆淮水來湯湯。
“月明不掩斗與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