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閭城下見驂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闔閭城下見驂鸞”全詩
泰伯廟前看走馬,闔閭城下見驂鸞。
吳娃結束迎新守,府吏趨鏘拜上官。
曾過楊州能慣否,劉郎盞底勸須寬。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唐紫微知蘇臺》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唐紫微知蘇臺》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洞庭五月水生寒,
湖泊洞庭在五月時,水溫卻變得寒冷,
盧橘楊梅已滿盤。
盧橘和楊梅已經豐盛地盛放在盤中。
泰伯廟前看走馬,
在泰伯廟前觀看馳騁的馬匹,
闔閭城下見驂鸞。
在闔閭城下看到驂鸞(指高貴的馬匹)。
吳娃結束迎新守,
吳娃(指吳地的美女)結束了迎接新年的守候,
府吏趨鏘拜上官。
府吏們匆忙地行禮向上官致敬。
曾過楊州能慣否,
曾經在楊州居住,是否已經習慣了?
劉郎盞底勸須寬。
劉郎(指詩人自己)在酒杯底部勸告要寬容。
這首詩詞以描繪洞庭湖五月的景色為開篇,通過描述水溫寒冷和盛放的盧橘、楊梅,展現了五月的寒意和豐收的景象。接著,詩人以泰伯廟和闔閭城為背景,描繪了馳騁的馬匹和高貴的驂鸞,展示了壯麗的場景。然后,詩人轉向吳地,描述了吳娃結束迎接新年的守候,以及府吏們匆忙行禮的情景。最后,詩人以自己曾經在楊州居住的經歷,提出了一個疑問,并在酒杯底部勸告要寬容。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展示了五月的寒意和豐收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去經歷的思考和對寬容的呼喚。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豐富的意境,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間。
“闔閭城下見驂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áng zǐ wēi zhī sū tái
送唐紫微知蘇臺
dòng tíng wǔ yuè shuǐ shēng hán, lú jú yáng méi yǐ mǎn pán.
洞庭五月水生寒,盧橘楊梅已滿盤。
tài bó miào qián kàn zǒu mǎ, hé lǘ chéng xià jiàn cān luán.
泰伯廟前看走馬,闔閭城下見驂鸞。
wú wá jié shù yíng xīn shǒu, fǔ lì qū qiāng bài shàng guān.
吳娃結束迎新守,府吏趨鏘拜上官。
céng guò yáng zhōu néng guàn fǒu, liú láng zhǎn dǐ quàn xū kuān.
曾過楊州能慣否,劉郎盞底勸須寬。
“闔閭城下見驂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