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嘆與意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始嘆與意異”全詩
始嘆與意異,何慚定監疏。
但能存楚玉,切莫道黔驢。
不負當時約,馳迎一乘車。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行次穎州聞張甥宗亮不捷鄉薦以詩唁而迎之》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次穎州聞張甥宗亮不捷鄉薦以詩唁而迎之》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前汝陰道,
雨冷江南書。
始嘆與意異,
何慚定監疏。
但能存楚玉,
切莫道黔驢。
不負當時約,
馳迎一乘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聽到張甥宗亮不幸遭遇失敗的消息后,以詩作為慰問和迎接的方式。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張甥宗亮的關切和敬意,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友誼的珍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張甥宗亮的思念和對友情的贊美。首兩句“風前汝陰道,雨冷江南書。”描繪了作者在風雨中思念張甥宗亮的情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憂慮和關切。
接下來的兩句“始嘆與意異,何慚定監疏。”表達了作者對張甥宗亮的失敗感到惋惜和不解,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無法及時提供幫助的愧疚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但能存楚玉,切莫道黔驢。不負當時約,馳迎一乘車。”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他堅信自己能夠以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來幫助張甥宗亮。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決心不辜負當初的約定,驅車迎接張甥宗亮的決心和行動。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張甥宗亮的關切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自信和決心的一面。
“始嘆與意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cì yǐng zhōu wén zhāng shēng zōng liàng bù jié xiāng jiàn yǐ shī yàn ér yíng zhī
行次穎州聞張甥宗亮不捷鄉薦以詩唁而迎之
fēng qián rǔ yīn dào, yǔ lěng jiāng nán shū.
風前汝陰道,雨冷江南書。
shǐ tàn yǔ yì yì, hé cán dìng jiān shū.
始嘆與意異,何慚定監疏。
dàn néng cún chǔ yù, qiè mò dào qián lǘ.
但能存楚玉,切莫道黔驢。
bù fù dāng shí yuē, chí yíng yī chéng chē.
不負當時約,馳迎一乘車。
“始嘆與意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