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府尊儒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府尊儒日”全詩
牲牢奠商後,典籍講秦余。
大法存無外,群英樂自如。
時憑游圣末,來駕折轅車。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希深游府學》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希深游府學》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府尊儒日,中州進學初。
牲牢奠商後,典籍講秦余。
大法存無外,群英樂自如。
時憑游圣末,來駕折轅車。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學子前往游府學習的情景。東府是指學府,尊儒日表示學府對儒學的尊重。中州是指中原地區,進學初指學子剛剛開始進入學府學習。牲牢奠商后表示學子們舉行祭祀儀式,以示對古代圣賢的敬意。典籍講秦余指學子們學習古代典籍,特別是秦代的文獻。大法存無外表示偉大的學問沒有界限,群英樂自如表示學子們在學府中自由地交流和學習。時憑游圣末,來駕折轅車則表達了學子們追隨圣賢的心愿,希望能夠在學習中獲得啟迪和指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學子們在游府學習的情景,表達了對古代文化和學問的敬仰和追求。詩中運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如東府、牲牢、典籍等,展示了學子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詩詞的結構緊湊,用詞簡練,意境清晰,給人以深思和啟迪。通過描繪學子們的學習過程和追求,詩詞傳遞了對知識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對學問的崇高追求。整首詩詞流暢自然,表達了作者對學子們的贊美和鼓勵,同時也展示了宋代士人對學問的熱愛和追求。
“東府尊儒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xī shēn yóu fǔ xué
依韻和希深游府學
dōng fǔ zūn rú rì, zhōng zhōu jìn xué chū.
東府尊儒日,中州進學初。
shēng láo diàn shāng hòu, diǎn jí jiǎng qín yú.
牲牢奠商後,典籍講秦余。
dà fǎ cún wú wài, qún yīng lè zì rú.
大法存無外,群英樂自如。
shí píng yóu shèng mò, lái jià zhé yuán chē.
時憑游圣末,來駕折轅車。
“東府尊儒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