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要山傍水次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梅要山傍水次栽”全詩
重重葉葉花依舊,歲歲年年客又來。
雖愛千枝競繁密,還嗟短發已衰頹。
郎官博士留車騎,擁蔽修篁為斫開。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諸公尋靈濟重臺梅》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諸公尋靈濟重臺梅》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梅樹要種在山邊水旁,與那柔弱的柳樹不同,它靠近章臺。重重葉葉,花依舊,每年客人又來。雖然我喜歡梅花的枝繁葉茂,但我也感嘆自己的頭發已經稀疏衰老。郎官和博士們留下了車騎,擁護修篁,為了開辟道路。
詩意:
這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開放,象征著堅強和堅韌不拔的品質。作者通過描繪梅花的美麗和堅強,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和對客人再次來訪的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的形象和意義。梅花作為冬季的花卉,能夠在寒冷的環境中綻放,給人以希望和勇氣。作者通過對梅花的贊美,表達了對堅韌不拔精神的崇敬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中的"重重葉葉花依舊,歲歲年年客又來"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和對客人再次來訪的期待。最后兩句"雖愛千枝競繁密,還嗟短發已衰頹。郎官博士留車騎,擁蔽修篁為斫開"則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年老的感慨和對知識分子的敬佩。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梅花的美麗和深刻的內涵,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和時光的思考。
“梅要山傍水次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zhū gōng xún líng jì zhòng tái méi
依韻諸公尋靈濟重臺梅
méi yào shān bàng shuǐ cì zāi, fēi tóng ruò liǔ jìn zhāng tái.
梅要山傍水次栽,非同弱柳近章臺。
chóng chóng yè yè huā yī jiù, suì suì nián nián kè yòu lái.
重重葉葉花依舊,歲歲年年客又來。
suī ài qiān zhī jìng fán mì, hái jiē duǎn fā yǐ shuāi tuí.
雖愛千枝競繁密,還嗟短發已衰頹。
láng guān bó shì liú chē qí, yōng bì xiū huáng wèi zhuó kāi.
郎官博士留車騎,擁蔽修篁為斫開。
“梅要山傍水次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