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摘園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當摘園蔬”全詩
我車已在庭,有客方詣廬。
談笑不覺夕,雞黍且煩渠。
重約勿以怪,但當摘園蔬。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欲晚訪韓持國忽道損見過不克往持國示詩因答》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欲晚訪韓持國忽道損見過不克往持國示詩因答》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西云沈日腳,命仆駕我車。
夕陽西下,云彩低垂。我命仆人為我備馬車。
我已經在庭院中,有客人前來拜訪。
我們談笑忘時,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夜晚。
雞鳴黍熟,但我仍然為他憂心忡忡。
我多次邀請他,不要介意,只需采摘園中的蔬菜。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晚上的場景,詩人在夕陽西下時,有客人前來拜訪。他們談笑忘時,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夜晚。詩人提到雞鳴黍熟,表達了他對客人的關切和擔憂,希望客人能夠留下來共進晚餐,一起采摘園中的蔬菜。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現了詩人對友誼和待客之道的思考。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期望,給人以深思和共鳴。整首詩詞以平和、溫暖的氛圍展示了友誼和待客之道的重要性,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真誠之情。
“但當摘園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wǎn fǎng hán chí guó hū dào sǔn jiàn guò bù kè wǎng chí guó shì shī yīn dá
欲晚訪韓持國忽道損見過不克往持國示詩因答
xī yún shěn rì jiǎo, mìng pū jià wǒ chē.
西云沈日腳,命仆駕我車。
wǒ chē yǐ zài tíng, yǒu kè fāng yì lú.
我車已在庭,有客方詣廬。
tán xiào bù jué xī, jī shǔ qiě fán qú.
談笑不覺夕,雞黍且煩渠。
zhòng yuē wù yǐ guài, dàn dāng zhāi yuán shū.
重約勿以怪,但當摘園蔬。
“但當摘園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