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蠹柳根半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年蠹柳根半浮”全詩
寸步泥深登岸難,鰍乾助飲鄰船老。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答杜挺之遺鰍魚乾》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杜挺之遺鰍魚乾》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年蠹柳根半浮,
揭屋顛風吹欲倒。
寸步泥深登岸難,
鰍乾助飲鄰船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貧困的漁民家庭的生活場景。柳樹的根部被蛀蟲侵蝕了很多年,只有一半還露在水面上。房屋被風吹得搖搖欲墜,每走一步都陷入深深的泥濘中,登上岸邊非常困難。然而,鄰船上的老漁民卻用鰍魚乾來幫助他們解渴。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貧困漁民的生活狀況,展現了生活的艱辛和困境。柳樹根部的蠹蟲象征著歲月的侵蝕和生活的艱辛,房屋的搖搖欲墜則表現出他們的住房條件十分糟糕。詩中的泥深和登岸難,形象地描繪了他們在泥濘中艱難前行的情景,生活的困苦可見一斑。
然而,詩的最后一句提到了鄰船上的老漁民用鰍魚乾來幫助他們解渴。這句話傳遞出一種互助和團結的精神,即使在困境中,人們仍然能夠相互扶持和支持。鰍魚乾作為一種簡單的食物,象征著鄰船上老漁民的善良和慷慨,也表達了作者對鄰船上老漁民的感激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貧困漁民生活的描繪,展現了生活的艱辛和困境,同時也傳遞出了互助和團結的精神。這種對生活的真實描繪和對人性的贊美,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意義和感人的情感。
“百年蠹柳根半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dù tǐng zhī yí qiū yú gān
答杜挺之遺鰍魚乾
bǎi nián dù liǔ gēn bàn fú, jiē wū diān fēng chuī yù dào.
百年蠹柳根半浮,揭屋顛風吹欲倒。
cùn bù ní shēn dēng àn nán, qiū gān zhù yǐn lín chuán lǎo.
寸步泥深登岸難,鰍乾助飲鄰船老。
“百年蠹柳根半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