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冢吊蒙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秦冢吊蒙恬”全詩
漢泉思白馬,秦冢吊蒙恬。
族本西山大,聲從渭北兼。
相如嘗學劍,文士亦何嫌。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李太保知儀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太保知儀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李太保前往儀州的場景,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出塞開牙帳,論兵啟玉鈴。
漢泉思白馬,秦冢吊蒙恬。
族本西山大,聲從渭北兼。
相如嘗學劍,文士亦何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豪邁的筆調展現了送別李太保的場景。"出塞開牙帳,論兵啟玉鈴"表達了李太保出征的決心和勇氣,他將帶領軍隊離開邊塞,開啟戰爭的序幕。"漢泉思白馬,秦冢吊蒙恬"則是對歷史名將白起和蒙恬的致敬,他們都是杰出的軍事家,李太保希望能夠效仿他們的精神,為國家作出貢獻。
"族本西山大,聲從渭北兼"表達了李太保的家族在西山的龐大勢力,他的聲望和影響力不僅在渭北地區,而且在整個西山地區都有廣泛的影響。"相如嘗學劍,文士亦何嫌"則是對相如的贊美,相如是漢代的文學家和劍術家,這句話表達了即使是文士也應該學習劍術,以保家衛國。
整首詩詞通過對歷史名將和家族勢力的引用,表達了對李太保的敬佩和祝福,同時也強調了軍事和文化的重要性。這首詩詞以豪邁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作者對李太保的贊美和對國家的期望。
“秦冢吊蒙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tài bǎo zhī yí zhōu
送李太保知儀州
chū sài kāi yá zhàng, lùn bīng qǐ yù líng.
出塞開牙帳,論兵啟玉鈴。
hàn quán sī bái mǎ, qín zhǒng diào méng tián.
漢泉思白馬,秦冢吊蒙恬。
zú běn xī shān dà, shēng cóng wèi běi jiān.
族本西山大,聲從渭北兼。
xiàng rú cháng xué jiàn, wén shì yì hé xián.
相如嘗學劍,文士亦何嫌。
“秦冢吊蒙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