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清夜白云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洛陽清夜白云歸”全詩
秋后見飛千里雁,月中聞搗萬家衣。
長憐西雍青門道,久別東吳黃鵠磯。
借問客書何所寄,用心不啻兩鄉違。
分類:
作者簡介(劉方平)

劉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 ,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秋夜寄皇甫冉鄭豐》劉方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夜寄皇甫冉鄭豐》是唐代詩人劉方平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秋天的夜晚,作者寄托思念之情,寫出了故鄉與他相隔之間的距離和離愁別緒。
詩中,作者提到洛陽的夜晚是清凈的,只有一些孤星在長河上倒影,甚為稀疏。秋天過后,他看見了千里迢迢飛翔的候鳥,聽到了月光下衣服被敲打的聲音。這些景物和聲音都增加了他的思鄉之情。
他長久以來懷念著西涼的綠色大門,久違了東吳的黃鵠磯。他用心借問客人要送去的書信要寄給他的是誰,心中思念之情不亞于他對兩個故鄉的懷念。
整首詩以清幽的夜晚為背景,運用對比手法,表達了作者思鄉的情緒。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聽到的聲音,抒發了深深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的留戀之情。詩中婉轉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蒼涼和思念之情。
“洛陽清夜白云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jì huáng fǔ rǎn zhèng fēng
秋夜寄皇甫冉鄭豐
luò yáng qīng yè bái yún guī, chéng lǐ cháng hé liè sù xī.
洛陽清夜白云歸,城里長河列宿稀。
qiū hòu jiàn fēi qiān lǐ yàn,
秋后見飛千里雁,
yuè zhōng wén dǎo wàn jiā yī.
月中聞搗萬家衣。
zhǎng lián xī yōng qīng mén dào, jiǔ bié dōng wú huáng gǔ jī.
長憐西雍青門道,久別東吳黃鵠磯。
jiè wèn kè shū hé suǒ jì, yòng xīn bù chì liǎng xiāng wéi.
借問客書何所寄,用心不啻兩鄉違。
“洛陽清夜白云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