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戶望行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戶望行舸”全詩
晨興溪館迥,坐聽櫓聲煩。
出戶望行舸,羨心如野猿。
暮春余亦去,為見故人言。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張法曹歸闕》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法曹歸闕》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海底日未上,屋頭群雀喧。
在海底,太陽還未升起,而屋頂上的鳥群喧鬧不止。
這兩句描繪了清晨的景象,海底的黑暗與屋頂上鳥群的喧鬧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活力和生機的感覺。
晨興溪館迥,坐聽櫓聲煩。
清晨起來,來到溪邊的館舍,靜靜地坐著,聆聽著劃船的聲音,感到有些煩悶。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清晨起床后來到溪邊的情景,通過描寫櫓聲的煩擾,傳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安和煩躁。
出戶望行舸,羨心如野猿。
走出門戶,眺望行駛的船只,心中充滿了對遠方的向往,就像野猿一樣。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渴望和向往,用野猿來比喻,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憧憬和不安定的情感。
暮春余亦去,為見故人言。
春天即將過去,我也要離開,只為了與故人相見,傾訴心中的話語。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離別和對與故人相見的渴望,通過描寫離別和相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清晨和春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作者對遠方的向往、對友情的珍視以及對生活的煩躁和不安的感受。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使詩詞具有了一定的意境和韻味。
“出戶望行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fǎ cáo guī quē
張法曹歸闕
hǎi dǐ rì wèi shàng, wū tóu qún què xuān.
海底日未上,屋頭群雀喧。
chén xīng xī guǎn jiǒng, zuò tīng lǔ shēng fán.
晨興溪館迥,坐聽櫓聲煩。
chū hù wàng xíng gě, xiàn xīn rú yě yuán.
出戶望行舸,羨心如野猿。
mù chūn yú yì qù, wèi jiàn gù rén yán.
暮春余亦去,為見故人言。
“出戶望行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