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溪一片寒玉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溪一片寒玉光”全詩
俱有堅完不朽心,莫以今輕古為重。
東溪一片寒玉光,夜掛高枝何所用。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寄松林長老》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松林長老》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大松和小松兩棵樹的對比,以及對古代價值觀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大松五丈百歲余,
小松五尺前時種。
俱有堅完不朽心,
莫以今輕古為重。
東溪一片寒玉光,
夜掛高枝何所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大松和小松兩棵樹的不同狀態,表達了作者對堅韌不拔、不受時間限制的追求。大松已經長成了五丈高,已經有百歲之久,而小松則是在五尺高的時候種下的。盡管兩者的年齡和高度有所不同,但它們都具備了堅定、完整且不朽的心靈。
詩中的“莫以今輕古為重”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價值觀的尊重和珍視。作者認為我們不應該輕視古代的智慧和經驗,而應該從中汲取啟示和教益。這種態度反映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對歷史的敬畏。
最后兩句“東溪一片寒玉光,夜掛高枝何所用”則通過描繪東溪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高尚品質的追求。東溪的寒玉光指的是清澈而純凈的水光,夜晚掛在高枝上的光芒似乎沒有實際用途。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希望自己的追求和努力能夠超越世俗的功利,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大松和小松的對比,以及對古代價值觀和高尚品質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堅韌不拔、傳統文化和追求卓越的向往。
“東溪一片寒玉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ōng lín zhǎng lǎo
寄松林長老
dà sōng wǔ zhàng bǎi suì yú, xiǎo sōng wǔ chǐ qián shí zhǒng.
大松五丈百歲余,小松五尺前時種。
jù yǒu jiān wán bù xiǔ xīn, mò yǐ jīn qīng gǔ wéi zhòng.
俱有堅完不朽心,莫以今輕古為重。
dōng xī yī piàn hán yù guāng, yè guà gāo zhī hé suǒ yòng.
東溪一片寒玉光,夜掛高枝何所用。
“東溪一片寒玉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